無薪假人數創半年新高 製造業訂單退潮重災區
國際貿易局勢動盪,波及台灣勞動市場。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也就是俗稱的無薪假統計,截至7月中旬止,全台實施無薪假的企業達179家、共3,196人,雙雙衝上近半年來新高,也是今年初以來首次重回3,000人大關。
據瞭解,外界原本以為無薪假潮可能趨緩,但數據顯示,無薪假人數連續4期攀升,且新增人數中超過4成與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有關。勞動部指出,相較上期的171家、2,878人,本期多了8家、318人,多數企業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期間多為3個月以內。觀察今年以來趨勢,4月底為2,266人、5月底為2,831人、6月底為2,878人,本期攀升至3,196人,呈現「緩增」態勢。
製造業是此次無薪假的重災區。本期新增人數中,有338人來自製造業,尤以金屬機電工業最多,單一產業即增加374人、21家。其中2家機械設備製造商因訂單減少,分別影響60人與80多人,期間約為1至2個月、每月休息2至4天不等。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略增23人,顯示整體產業面臨出口與接單壓力。
其中,與美國關稅政策直接相關的企業影響更形明顯。本期受美國關稅影響實施無薪假的事業單位達56家、1,417人,較上期上揚14家、181人,占整體無薪假人數近45%。勞動部表示,受關稅與國際景氣不確定性干擾,不少企業訂單轉趨保守,對營運人力調配造成影響。
勞動部提到,美國對台關稅政策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政府將持續密切關注,並要求地方勞政單位加強監督與輔導。所謂「減班休息」並非真正的無薪假,雇主仍須依法保障勞工基本權益。針對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不得低於基本薪資2萬8,590元,同時應持續為勞工投保勞健保,並提繳勞工退休金。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