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台北房價潛力區在哪? 網點名「2選項」5年後:都更會愈來愈快
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台北報導
房市熱潮降溫,價格也緩緩下降,不少自住民眾開始努力找房,雖說是自住除了交通、預算符合外,未來是否具有增值潛力也很重要。
有網友在PTT上發問「未來5~10年,北市哪一區的漲幅最多?」原PO提到,這一波金龍海嘯雙北沒有傳出大量違約或是平轉潮,頂多就是成交量萎縮,依照股市邏輯來講,大盤崩跌個股不死,那麼就有可能是下一波多頭的飆股。
原PO分析,台北市12個行政區,「北投區」有輝達總部帶動北士科AI聚落,捷運紅樹林、關渡生活圈迎來翻轉,地價與房市進入成長期。「士林區」與北士科接壤,天母高端自住人口,社子、百齡和福林等地有都更潛力。「內湖區」原科技重鎮,部分商辦轉型,人才轉移重新激活房市與租賃需求。「中山區」外商短居與國際會展據點,商辦、飯店、租賃市場穩健成長,鄰近北士科交通便捷。
而「大同區」位處「西區門戶」重點區域,鄰近台北車站+雙子星,具老城翻新潛力與租賃剛性需求。「中正區」台北行政中樞,雙子星效應帶動轉運與商業活化,是北市辦公與旅宿核心。「大安區」科技菁英家庭偏好區,頂級住宅與明星學區雙重支撐,房價抗跌、租售兩旺。「松山區」內湖外溢地區,敦化南北、民生社區可吸引白領租屋族與小宅投資。
另外,「南港區」雖未獲輝達設點但具南港軟體園區、展覽中心優勢,未來可與北士科科技軸線互補。「信義區」國際金融核心,高階主管居住區、會展活動據點,需求穩定。「文山區」遠離市中心但自然環境佳、學區穩健,適合科技人才家庭考慮置產。「萬華區」目前房價基期低、重劃與開發較慢,但受西區門戶+雙子星+人流轉進帶動,有機會成為「後起之秀」,長期具補漲潛力。
文章吸引北市各地民眾討論,值得關注的是多數網友點名「萬華區」、「大同區」未來5年很有潛力,網友提到,「青年公園那一帶跟西門町那一帶,穩定漲價中」、「南大同這幾年都更會愈來愈快」。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詹育齊曾表示,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現象,臺北市也出現「屋老人也老」的挑戰,臺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數量占比為全市的72%,113年臺北市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更達到近23%。
詹育齊認為,如何透過都更政策的手段來達到老屋重建、整建維護、緊急救援道路耐震評估…等,讓民眾與老年人更安居,且又要符合未來綠建築與淨零碳排的趨勢,甚為重要。
詹育齊也指出,臺北市都更案量冠居全國,近兩年平均每年報核量達134件,是過去八年每年平均57案的2.3倍,而臺北市危老案近千件、更是占六都總和的三成。
更多好房網News→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