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估燒360億人民幣 國安官員分析欲達四大目標
9月3日是中國官方設定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今年是二戰終戰80年,屆時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大會和閱兵。我國安人士分析,北京當局欲藉這次閱兵達到「舉高槍桿子說話」、「對威權陣營發出集合號」、「竄寫全球歷史觀」及「緩和內外部壓力、加溫民族主義」等目標,且威懾企圖明顯,我方則會密切關注解放軍是否會在閱兵後展開軍演。
九三閱兵共45方隊 半年前進駐閱兵村
中國將於9月3日在北京舉行抗戰勝利80週年大會,屆時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儀式,根據我國安單位的了解,受閱部隊早在今年3、4月便已進入位於北京陽坊的閱兵村開始進行訓練及彩排。
這次閱兵分為徒步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梯隊等共45方隊。徒步方隊包含陸、海、空、火箭軍等各軍種,兵種方面則包括軍事航天、網路空間、信息資源、聯勤保障等各部隊,亦包括武警及民兵,欲展現中國在近幾年軍改後的戰力結構。在此方隊中,也將安排所謂英雄部隊,像是華南游擊隊、東北抗日聯軍可能會穿著當年的軍服亮相,意在強調抗戰中的貢獻。另外;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外軍也將受邀加入。
在裝備方隊部分,將出現許多新武器、無人裝備,凸顯自行研發的「新質武器」。屆時會以聯合作戰群隊編組,分為陸上突擊、防空反導、無人智能、火力打擊4個部分,包括99A新型坦克、傘兵戰車、多管火箭炮等都將亮相,以及東風-41、巨浪-3及東風-17超高音速飛彈,展現其洲際長程火力及「核威懾」能力。
空中梯隊則包括各式主輔戰機,且應會有新式戰機首次亮相,與空警-600、運-20B大型運輸機等採多機混編,不排除會進行空中加油等,展現其空中軍力的完整性及遠程投射能力。
估閱兵花費逾360億人民幣 影響270萬人
國安官員指出,根據情資及各方資訊的彙整,為在9月3日當日天空能呈現「閱兵藍」,北京許多地區的工廠早在1個月前便以環保或年度維修等為由停工,建築工地也停工或延後開工;另外,周邊商場貼上封條不准進入、有些外賣也被迫停止,加上機動性封路、封街,圍繞天安門上百個地鐵站出入口封閉,亦不得轉乘,估計影響人數達210萬到270萬。
為達維穩目標,就連小區也會安排「婆婆、媽媽」站在電線桿或垃圾桶前,避免有人在上面貼標語,北京地鐵幾乎每列、甚至每節車廂都有安全人員。在網路方面,8月20日凌晨,中國發生大規模斷網,HTTPS流量全面中斷約74分鐘,有網路安全專家及網友分析,這可能是為因應「九三閱兵」而進行的防火長城的技術測試或網路防禦演習,以期在國內或國際發生某些事件、例如閱兵出現失誤時,能做到瞬間全網斷聯,或是讓全國近入「內網模式」,確保可藉封控阻絕訊息流竄或得知外部訊息。
至於這次閱兵的花費,從今年4月至今,估算人員訓練花費人民幣8億左右,45方隊的油料及維保費用總計近人民幣2億、維穩費用約46億、周邊受影響的商務及觀光景點約11億;另給予周邊停工廠區的各種補貼便達290億,總計這次閱兵花費360多億人民幣。
九三閱兵對準四大目標 凸顯三大諷刺
國安官員分析,這次「九三閱兵」不外乎4個整體目標。首先就是「舉高槍桿子說話」。中國欲透過凸顯軍事能力的方式,爭取在區域及全球的發話權。第二是「對威權陣營發出集合號」,這次將出席閱兵的各國元首包括與中國一起被稱為「CRINK」的俄羅斯、伊朗、北韓,以及正面臨威權主義蔓延的塞爾維亞及一些「全球南方國家」,欲型塑與美國等民主陣營抗衡的世界格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目標,便是「竄寫全球的歷史觀」。該官員指出,中國藉「3個80年」--「對日抗戰勝利80週年」、「聯合國成立80週年」、「台灣光復80週年」舉辦一系列活動,除「九三閱兵」之外,9月18日將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撞鐘鳴警儀式;10月25日舉辦「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正廣邀台灣方面人士前往參與;12月13日則由國務院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加上早在2017年便已令全國中小學課本將「8年抗戰」改為「14年抗戰」,將抗日戰爭分為由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及中國共產黨開闢的「敵後戰場」,讓自己也在此戰爭中扮演角色,藉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參加並打贏二次世界大戰、打敗日本,且後續參與聯合國成立等新的國際秩序誕生」等敘事,搭配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藉以建構法律戰,欲營造繼承中華民國的效果,進而宣稱戰後擁有台灣的主權。
最後則是中國面對美、中持續競爭,經濟持續下行、軍中貪腐與鬥爭問題無解、以及國際對其行為產生各種疑慮的情況下,希望藉由這次閱兵「緩和內外部壓力、加溫民族主義」,凝聚中國內部的信心。
基於中國這4個整體目標,國安官員認為反倒凸顯出三大諷刺。他指出,二戰是展現人類反侵略、守護家園及支援和平的重要歷史,而中國卻藉閱兵呈現槍砲裝備的厲害,「拿著槍桿子慶祝二戰勝利」。第二,各國的二戰勝利紀念活動重點多是強調和平、倡議珍惜自由民主與人權,或是共同研商嚇阻侵略,但中國卻把發動侵略的俄羅斯總統奉為上賓,反倒像是「威權者或侵略者的同學會」。而最大的諷刺,則是二戰當時的軸心國包括義大利、德國、日本,在80年後的今天都已成為百分之百的民主國家;而當年的同盟國包括俄羅斯及中國都成為威權國家,且成為侵略者或是被認為威脅和平穩定。
九三閱兵威懾企圖明顯 結束後不排除軍演
國安官員表示,中國此次「九三閱兵」確實將展示不少裝備,雖然這些裝備是否都經過評測、是否已正式列裝都仍有疑問,但「威懾」的企圖明顯。另外,每年在台灣「漢光演習」結束後,中國在8月便會大張旗鼓進行「全軍戰略演習」,推測今年可能因舉行閱兵而推遲,我方會觀察是否在閱兵結束後便會展開「全軍戰略演習」,或是隨便找一天或找某一個聯合演練冠上類似「2025雷霆B」之類的名稱。
至於這段時間的區域動態,國安官員指出,民主陣營也有例行軍演,就公開的部分,例如日本陸上自衛隊自8月21日起與美國、澳洲的陸軍同步舉行「山櫻89」(Yama Sakura 89)演習,美國與韓國也在18至28日舉行「乙支自由護盾(Ulchi Freedom Shield)」聯合軍事演習。另外,澳洲與菲律賓也在8月中展開今年度「波浪」(Alon)聯合軍演,由於中國「九三閱兵」雖具威懾效果、但無實彈戰力,各國關注的均是中國在閱兵後是否會展開「全軍戰略演習」,因此在周邊「該練的大概都有在進行。」
另一名國安人士則指出,英國航空母艦「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率領的航母打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已在28日駛入日本東京港,英國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舉行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強調強烈反對任何片面企圖以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現狀的行為,可視為日、英藉此抗衡「九三閱兵」,示範何謂國際和平穩定。
另外,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Roger Wicker)、聯邦參議員費雪(Deb Fischer)一行在29日訪台,是參院軍委會主席睽違9年後再度訪台,且在抵台後強調台、美持續合作至關重要,並表示很高興與台灣自由的人民並肩而立,將共同努力強化台灣人民的自決權等,也被視為展現美國政要力挺台灣、關注台灣安全以及對台灣安全承諾等強烈訊息。
漢光期間認知操作為去年3倍 但效果不若以往
在認知戰方面,國安官員指出,過去「漢光演習」在4、5月進行電腦兵推時,中共便開始操作訊息戰,而今年包括影片及協力作為等操作認知的訊息約是去年的3倍,包括指稱演習期間造成兵凶戰危、或以「軍車又撞了」、「又出包了」等相似詞句渲染演習期間出現的事故,但今年漢光演習將訊息戰納入演練項目,大幅降低這些認知戰的效果;同時,在這次演習過程中,民眾的見軍率較高,參與擴大教召者的反應也不錯,因此這次面對中共的訊息戰,不只是反駁、澄清,也讓民眾看到這些正面的展現。
另外,該官員指出,在兩波罷免及公投案投票期間,也確實注意到有許多帳號藉由AI生成或快速協力進行訊息騷擾,例如近期在網路上流傳一則「鳥喝了被太陽能板污染的水立刻暴斃」的AI生成影片,因為高度擬真,很容易以假亂真。《紐約時報》8月初便有一篇報導,指一家名叫中科天璣(GoLaxy)的中國公司已在進行將人工智慧生成的敘事用於認知戰、藉以改變政治格局的活動,我方已關注此事,近日也和友方開始討論。(編輯:宋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