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人物》走一趟繪本而起的聖山旅程:訪《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作者乜寇.索克魯曼、繪者貓魚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06月10日03:49 • 發布於 06月10日03:00 • 李宛澍

➤發現「東谷沙飛」,說給忘記它的人聽

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在部落成長,是被玉山看著長大的孩子。但他第一次爬玉山是28歲的時候,時值921震災後,部落重建,族人想以高山運動產業作為部落觀光的亮點,遂開始培養年輕人成為高山嚮導,一群人登玉山探路。

在那之前,部落年輕人與山是有隔閡的。目前身兼高山嚮導的乜寇回想,父親那輩的原住民多從事負重工作,清晨時分,常看到大人揹著沉重裝備出門。他們有人在林班工作,有人是公家機關外包廠商的臨時工、高山協作的揹工,或者只為翻山越嶺採集愛玉子。這些粗重勞務既是看天吃飯,時有時無不穩定,更容易傷筋損骨。

乜寇回想,當時大人不過才三、四十歲壯年,卻因為勞動損傷、喝酒解鬱,小孩以為他們已是蒼蒼老者。高山負重是辛苦的工作,父執輩都不希望子孫走這一條路,因此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去爬玉山。因為部落要轉型,當時他是專案經理,才會跟著走上去。

乜寇還記得那天剛好寒流來襲,大霧鎖山,他體力透支,甚至有高山症不適症狀。走到玉山主峰,雲霧壟罩,風勢強勁,雲霧像海浪,一陣陣撲打上來,一群人彷彿身處孤島。這時候,一位長輩有感而發,用族語說:「難怪我們叫這個山『東谷沙飛』,現在這個情景就好像古老時候的大洪水傳說。」

《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

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東谷沙飛」(Tongku Saveq),Tongku是群山之巔,Saveq意義已經不可考,推測是庇護所之意。玉山是群山中的最高峰,也是在毀天滅地的大洪水傳說中,蒼生最後的避難所。

這次經驗讓乜寇震撼,感覺意義非凡:「我好像被祖先賦予任務,要把這個山叫做『東谷沙飛』這件事情說出來。」他高中時就愛纏著族裡耆老說故事,連他都沒聽過,一定有更多人不知道。他要說給族人聽,說給已經忘記自己名字的山聽,也要說給其他族群的人聽。

這座山叫「東谷沙飛」,背後是布農族跨世紀時代分水嶺的重要神話——大洪水傳說,是極大自然災難中的最後避難所。

➤從布農的世界觀出發 分享身為人的共通議題

這成了乜寇寫作策略的定錨:回到自己的語言,回到自己語言所建構的世界,不落入原漢對立的框架,不陷入民族學的分類範疇,好好述說我是誰,敘說我的族群所看到的世界、所建構的宇宙觀。「我想要回到做為一個人,從布農族的文化經驗出發,然後向著更大(普世)的人類說話。」

主題是敞開的,界線不那麼壁壘分明。身為人,有共通的議題,例如家人、親情、人與環境的關係,不同族群間是可以互相分享與對話。

近年,乜寇陸續參與繪本創作,這些故事都有共通的精細架構,就是隔代關係。部落裡,隔代教養是重要的文化傳承。父母親出去工作,爺爺奶奶在家裡照顧孩子,給予呵護關愛,把文化知識內涵教導給孩子。當我們在說「我是誰」的時候,其實就是身邊的家庭、社區和族群關係,一層一層建立起來的。

喜歡用隔代關係來當作故事的切入點,和乜寇個人經驗有關,「我很羨慕人家有爺爺奶奶。」他父親5歲的時候,爸媽就相繼過世。沒有爺爺奶奶的乜寇,高中時拿著錄音機去採訪部落裡的長輩,當時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田野調查。他只是覺得,長輩是更接近祖先、靠近祖靈的人,他們的生命經驗和現在部落生活經驗不太一樣,尤其,聽他們講神話傳說,好像身歷其境,彷彿他們親眼見證整個過程。

➤山林承載記憶、知識與神話,走一趟才知道

乜寇把這些鮮明的記憶、經歷過的情感,巧妙鋪陳在《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故事裡。

爺爺的角色是以叔公為原型。大約距今80年前,年少時的叔公和隔壁村的好朋友,兩個人看著玉山,想說去走一走,講著講著就走上去了。叔公說,那個晚上他幾乎沒睡,深邃黑夜鑲嵌滿天星斗,遙遠的南方有燈光規律閃動,吸引他的眼睛,好好看。

故事中提到排雲山莊前有一段石階梯,這是爸爸的故事。乜寇開始擔任高山嚮導後,爸爸曾經表示想跟著去爬玉山。當時乜寇覺得不宜帶著家人上工,後來有次爸爸跟他說,走上排雲山莊的幾段石階梯,石塊是當年他揹上去的。父親離世後,乜寇每次走到那裡,就會想起這段話,腳下冰冷的石頭就好像有了父親的溫度,有父親為家人打拼的情感。

《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

滿伐伊(manvai)是布農族人爬山負重時,覺得累了、孤單時,用來調整氣息、鼓舞士氣的吟唱。乜寇帶領登山時,會以滿伐伊來鼓勵隊友,為大家打氣。他當下示範,自然換氣,唱出旋律,渾厚有力的聲音在小房間內回音震盪。可以想像,在山林間吟唱時,這聲音會更動人,山也會感動吧。

書中穿插山林的知識,樹在唱歌、樹木會賽跑。乜寇小時候聽這些傳說,覺得很滑稽,直到自己讀生態學,開始登山,「有一次,我從玉山下來,回頭看,那個故事就出現了。」原住民祖輩的生態觀察不亞於現代科學,布農族透過口傳故事,呼應現實的有趣情節,讓山的知識流傳下來。

乜寇想要透過這個故事表達,不只有負重勞動的工作型態才可以登山,山裡面還有跟族群有關的文化內涵,它承載了族群的生命經驗、勞動記憶、生態知識,還有布農族人的世界觀與想像,包括那些神話傳說,「沒有走一趟,你不會知道。」

➤貓魚畫重點 布農族人強壯的小腿

繪者貓魚第一次與四也出版、乜寇合作。她住在郊區,喜歡攀岩和郊山活動,曾許願想畫一本和山有關的繪本,結果,不久就接到出版社的洽詢。願望成真,貓魚受寵若驚,但玉山這麼指標性的聖山,又讓完美主義的她誠惶誠恐。

雖然登高山經驗不多,貓魚很喜歡去郊山走動,她自己對山有感覺與想像。例如,一步一步往上爬、走山路會喘氣、疲累看不到盡頭的厭世感。一開始構圖,她盡可能呈現不同的觀看方式,創造故事畫面的節奏感,交了小草圖。

出版社給繪者自由發揮的空間,只有轉達提醒,「布農族的小腿很重要」。在進入繪製彩圖前,乜寇、貓魚和出版團隊終於碰面了,一行人一天單攻玉山。貓魚回想爬山的時候,點頭說道:「充分感受到小腿的重要性,尤其是強壯的小腿。」

乜寇接著補充,布農族人的身材不高,在山裡上上下下,負重勞動,小腿肌肉特別發達。神話傳說中也有提到鞭打小腿的傳說。貓魚畫重點:「小腿是本書重要的元素,也是特色。」

《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

➤突破撞牆期 回到更直覺的創作風格

登山取材不在於細節怎麼畫,貓魚看重的是掌握高山氛圍,如何轉化成色塊、線條和質感。實際去過一趟玉山,更明確感受行走在高海拔的體感。不斷登高的身體感受、經過不同林木的感覺、身體流汗潮濕、背負重物的沉重感,以及天氣變化大,周圍起霧的狀態。

貓魚承認,動筆前有一兩個月卡關了。基於要把這個故事畫好的好勝心,她想要找到最適合的表現風格,又希望可以跳脫突破以往作品的天花板。有一段時間,她看了很多原住民藝術作品,或其他創作者怎樣畫原住民故事,卻一直卡在「什麼是原住民感覺」這一關。

這段撞牆期有點像自我要求,後來,她發現自己走偏了,「我要做山的故事,而不是做一個大家看到封面,就知道這是個原住民的故事。」於是,貓魚回到起點,回到對山的感覺,回到聽乜寇講故事時的直觀感受。她發現,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直接的,應該用更直覺的方式來創作,而不是模仿印象中以為的民族風。

➤彩色墨水與墨汁 營造山林大地

嘗試過很多媒材,貓魚最後選擇無法修改的彩色墨水和墨汁,不打草稿,直接下筆。「我跟這兩個媒材太不熟了,每個畫面都畫十幾次,再挑出感覺最到位的那張,進電腦後製。」創作過程中用掉了很多紙張,但這些畫稿都留著,也許有機會以原稿展現創作歷程。

以彩色墨水與墨汁的渲染效果,做出的潮溼感,透露著玉山空氣的味道、濕度,還有天氣的變化。貓魚選擇不同層次的大地色系,多一點灰黑調子,在節奏輕快處,利用帶灰的粉嫩色讓畫面輕盈。以實體和虛線讓神話故事有真實和想像的交錯。整體風格還是保有貓魚向來的自由筆觸,多了高山的空氣感與氣味,佐以真實與幻想的節奏。

➤讀完故事,走進自然,認識山

乜寇肯定這次的圖文合作。他認為,繪本如果稱為文學,必須在寫實層面拉出抽象與奇幻的層次,給予閱讀者一些寬敞的想像空間,在閱讀當下產生感受。與貓魚的圖文合作過程,像是爬了一座繪本山,隨著進度/高度不同,看到不一樣的景致,完成登頂,看到不可思議的美景。

這次合作,貓魚認為不只完成工作,還認識不一樣的朋友,一起去爬山、認識部落的生活。現實中,她是個操心的媽媽、完美主義傾向的創作者,容易被主流社會規則限制住。這次,透過原住民的文化視角,讓她放鬆實際生活中的緊迫感,與家人的關係也同步舒緩。

番外篇則是,先前貓魚首次的玉山行未能順利攻頂。為了走完未竟的旅程,呼應這個故事,繪本出版後,她找了另一群朋友去爬玉山。兩天一夜,順利登頂。她很開心站上東谷沙飛,和笛昂、爸爸和爺爺在平行時空相會。

當讀者讀完了這個故事,兩位作者建議什麼延伸活動呢?他們異口同聲推薦,去爬山吧!走進大自然,認識其他族群的智慧。●

《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

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
Tongku Saveq : Taki Ludun tu Vazaz Tiang
作者:乜寇.索克魯曼(Neqou Soqluman)
繪者:貓魚
出版:四也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Neqou Soqluman 乜寇.索克魯曼

布農族人,來自可以直接眺望東谷沙飛的望鄉部落(現名為卡里布安部落),擅長魔幻寫實風格的創作,創作文類包含小說、散文、報導文學、新詩以及繪本等。曾獲得台灣原住民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獎等獎項,主要作品有繪本《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選入康軒、南一小學國語課文),以及《我為自己點了一把火:乜寇文學創作集》、《我聽見群山報戰功》、《Ina Bunun!布農青春》、《伊布奶奶的神奇豆子》,奇幻小說《東谷沙飛傳奇Ⅰ:失落的古南島》、《東谷沙飛傳奇Ⅱ:拯救月亮》等。現職為雲林縣立古坑華德福實驗高中教師。

繪者簡介:貓魚

現職插畫工作者,最喜歡的載體是繪本 。

畫圖時喜歡什麼都來一點,實驗媒材的可能性。

平常喜愛的創作主題圍繞著人與動物,世界上最喜歡的角落是貓的肚子與狗的鼻子。期許自己能持續創作溫暖有力、反思生命的作品。

最喜歡的一段話來自星野道夫先生:「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環境之一,就是圍繞在人類身邊的豐富生命。牠們的存在不僅療癒了我們,更重要的是,牠們也讓我們理解,人類究竟是什麼。」

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作品曾入選豐子愷圖畫書獎、波隆那插畫獎,2022台北國際書展首獎及2023、2024金鼎獎。近年的作品有:《怪獸媽媽》、《發光的樹》、《親愛的奶爸》等繪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定期贊助

  • 單筆贊助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李宛澍(文字工作者)
    桑杉學 2025-06-10 11:00 東谷沙飛, 山的孩子笛昂, 乜寇.索克魯曼, 貓魚, 玉山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快儲水!全台7縣市多區域明天起停水 「最長影響8天」範圍一次看

CTWANT
02

大罷免0:25遭完封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任他改求終不過」早示警

鏡週刊
03

一生只愛一個人!這4個星座最「死忠」,認定你後就不輕言放手

姊妹淘
04

「穿泳褲進站」遭拒!男子錯過火車嗆聲 警告知恐罰款秒道歉

TVBS
05

情侶吃鐵板燒「狂點山珍海味」 他鄰座不爽:炫耀給誰看?見1舉動消氣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育兒新知】過度教養了嗎?爸媽退一步,才能看到孩子進步

信誼基金會

新加坡動物園雄馬來虎「Arhaa」報到 想跟「Shima」配對得先過檢疫期

藝點新聞

台中以北8縣市注意大雨 宜蘭嚴防豪雨

中央通訊社

龍鬚菜產季來了!農糧署揭挑選秘訣 「2步驟」炒出神級美味

TVBS

德國世大運/「來都來了!認識一下」中國想搶賀電 體育署長奇招反制

鏡週刊

洗衣機用溫水浪費錢又不乾淨 專家揭1溫度達最佳消毒效果

CTWANT

台鐵「大武至瀧溪」恢復通車 大鳥隧道漏水搶修完成

台視

尪出差日本5天嘆「屁股破皮了」 過來人曝經歷:真的超痛!解方曝

CTWANT

單日2金2銀1銅 丁彥宸等拉尾盤 誰羽爭鋒

中華日報

4個讓媽媽「多喝一杯咖啡」的聰明DIY小點子,在家陪孩子一起Play

媽媽寶寶

3連戰 兄弟象橫掃統一獅

中華日報

高雄最終場 二姊:胖2.5公斤

中華日報

中市超人消防營 寓教於樂

中華日報

中市原民影片徵選 頒獎

中華日報

大武至瀧溪間隧道溢水 搶修完畢恢復通車(圖)

中央通訊社

基隆佛心便當店爆紅! 排骨飯+3菜只要50元

EBC 東森新聞

高愛倫新書教你守住愛與財

中華日報

輕質土變藝術品 親子共創

中華日報

江蕙演唱會帶動夜市商機

中華日報

嘉義公園3棵百年黑松挺過颱風

中華日報

新/台鐵大武-瀧溪恢復雙向正常通行

EBC 東森新聞

台鐵大武至瀧溪間恢復通車 公路接駁疏運1548人

中央通訊社

守護社會安全網 屏東三社工獲獎

中華日報

「行人死傷全國第2高」逆轉了 基隆靠這幾招+強力執法見效

CTWANT

守護高美濕地陸蟹 身體力行

中華日報

貢寮海洋音樂祭 萬人朝聖

中華日報

星夜沙丘音樂會 三金歌后萬芳開唱

中華日報

雨彈狂炸北部5縣市 氣象署示警大雷雨將下到「這時候」

民視新聞網

遊梨山避暑幸福巴士帶路 中市交通局推高海拔觀光包車帶你吃桃品茶

中華日報

百年古蹟化身藝文生活場域 竹市「100進行市」文創市集熱鬧謝幕

勁報

防強降雨致災 中市三級應變

中華日報

大安表彰模範父親與好人好事

中華日報

7縣市居民注意!明天早上開始停水「最長影響8天」

TVBS
影音

曾貴海逝世1週年 集結遺作出版《星期八》

客家新聞影音

曾貴海逝世1週年 集結遺作出版《星期八》

客家電視

2024年台灣均溫24.6度 氣象署:史上最暖

中央通訊社

南迴鐵路大武至瀧溪站搶修完畢 20:02恢復行駛

自由電子報

泰山青宅年底完工 招租210戶

中華日報

文山興隆公園公廁更新

中華日報

北海潮與火8/1金山登場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