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巴勒斯坦國再成熱門議題 回顧巴人推動建國歷史
(中央社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已有3/4的聯合國成員國已經或準備承認巴勒斯坦國,包括今天宣布的澳洲。這打破長期以來外界認為巴勒斯坦國的實現只能是與以色列和談的結果。以下是法新社回顧這段建國史。
自從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Hamas)2023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引發雙方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激烈交戰後,全球再度興起讓巴勒斯坦人擁有自己國家的聲浪。
根據法新社統計,在聯合國所有193個成員國當中,至少有145個國家已經或打算在9月召開的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包括近期宣布這項計畫的法國、加拿大、英國和澳洲。
●1988年阿拉法特宣告建國
簡短回顧巴勒斯坦人追求建國的歷史。最早是在巴人反抗以色列統治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Palestinian Intifada)期間,巴人領袖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在1988年11月15日單方面宣告創建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並以耶路撒冷為首都。
他當時是在流亡的巴勒斯坦民族議會(Palestinian National Council)於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Algiers)召開的會議上,宣布這項消息。巴勒斯坦民族議會以實現「兩國方案」來解決以巴衝突為目標,也就是讓各自獨立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相鄰並存。
阿拉法特宣告建國後數分鐘,阿爾及利亞便成為史上首個正式承認獨立巴勒斯坦國的國家。其後短短1週內又有數十個國家跟進,包括許多阿拉伯國家、印度、土耳其、大部分非洲國家及若干中歐和東歐國家。
●第2波承認潮
到了2010年底至2011年初,國際間又出現一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浪潮。當時以色列決定在其占領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終止暫禁建立猶太屯墾區的命令,導致中東和平進程再度陷入危機。
當時巴勒斯坦人呼籲國際間響應他們的建國主張,於是包括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數個南美洲國家加入承認巴勒斯坦國。
●2011至2012年:推動聯合國承認
2011年巴勒斯坦人鑑於和平談判停滯不前,轉為推動讓巴勒斯坦國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儘管未獲成功,但也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當年10月31日做出突破性行動,在令以色列和美國失望下投票接受巴勒斯坦成為正式成員。
到了2012年,聯合國大會投票以壓倒性多數將巴勒斯坦國提升至「非成員觀察國」地位,使得巴勒斯坦國國旗同年11月首度在聯合國紐約總部升起。
3年之後,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也接受巴勒斯坦的國家身分。
●去年以來的新動力
2023年10月以哈開戰後,以色列攻打加薩走廊的行動掀起更多國家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單單去年,先有牙買加等4個加勒比海國家及西亞的亞美尼亞承認巴勒斯坦國,接著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和斯洛維尼亞4個歐洲國家跟進,後面3個歐洲國家是歐洲聯盟(EU)成員國。
這是歐盟10年來首度有成員國承認巴勒斯坦國。上次要回溯至2014年的瑞典,當時這項行動導致瑞典與以色列關係緊繃多年。其他有些成員國如波蘭、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則早在加入歐盟前已於1988年承認巴勒斯坦國。
不過,一些東歐前共產國家如匈牙利和捷克,則不承認或不再承認巴勒斯坦國。
法國7月表示有意在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後,加拿大和澳洲已表明跟進,英國則以除非以色列對改善加薩情況採取實質行動為條件預告加入法國行列。其他有馬爾他、芬蘭和葡萄牙這3個歐洲國家已表達可能跟進。(譯者:張正芊/核稿:陳政一)114081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