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競爭人才 東南亞留學生成香餑餑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上調外國學生比率,幅度為9%,由此,外國人數將達到29.5萬人。與此同時,澳政府宣布東南亞申請者優先。
據國際教育咨詢機構Acumen2023年的一份報告,據估計有13.2萬名越南學生在海外留學,這佔到東南亞海外留學生的近四成。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各有5萬名學生在海外留學。泰國有約32000名學生出國留學。
2022年,東南亞成為全球出國留學人數第三多的地區,估計共有約35萬人,僅次於中國和印度。
德國在越南的“職業卡車”
歐洲大學也開始將目光轉向東南亞。6月,德國駐河內大使館發起“職業卡車”活動,在越南各地巡回介紹德國的培訓和就業機會。
不過,總體上,來自東南亞的留學生人數仍較少。
歐盟各大學目前有約166萬名國際學生,其中來自東南亞的比例很小。
據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信息,約7060名越南本科生在德國就讀。據介紹,盡管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性增加,歐洲學術界仍較少關注該地區。
歐洲大學資金不足 吸引外國學生“增收”?
不少歐洲國家面臨資金壓力。5月,英國有關部門表示,該國四成大學今年預計經費不足。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2月因資金限制削減了2500個獎學金位置。柏林自由大學等機構也遇到經費大幅下降的情況。
歐洲大學聯盟3月的一份報告警告,歐洲各地大學面臨資金不足的“新常態”。在此背景下,允許向非歐盟學生征收學費的學校,招收外國學生就成為增收的重要因素。
吸引人才 須增加獎學金機會
緬甸2021年軍政變後,捷克帕拉茨基大學的基隆斯卡(Kristina Kironska)幫助逃離軍政府的緬甸學生獲得獎學金。
不過,要吸引東南亞學生,仍須設立更多獎學金,特別是針對博士生。
一些歐盟國家開始采取措施。比如挪威,上月該國放寬挪威語的入學要求,簡化國際博士生的就業途徑。此外,該國還下調了對外國學生的學費水平。
5月,歐委會發起了“選擇歐洲倡議”。該機制提供5億歐元資金,吸引全球頂尖學者。
日本的越南留學生人數超過英語國家
有跡象顯示,東南亞學生也更多開始在本地區尋找留學機會。
英國新近一項調查顯示,自2015年以來,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的留學生人數下降。
如今,日本的越南留學生人數超過任何英語國家。
這也與亞洲大學教育水平上升有關。2024年,23所東南亞大學名列QS全球大學百強榜,這比2015年前增加了35%。
特別是在美國收緊學術交流及資金的情況下,不少歐洲大學也開始吸引美國學者以及那裡來自亞洲的留學生,特別是來自中國和東南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