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流到隱性貧困!77歲婦豪宅獨居 2700萬遺產6年揮霍殆盡陷財務危機
日本一名77歲的N女士住在東京都目黑區的高級獨棟住宅,外人看來生活優渥,實際上早已陷入「房富現金貧」(House-rich, cash-poor)的困境。雖然6年前她從丈夫遺產中獲得約1億3,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700萬元),加上每月17萬日圓(約新台幣3.5萬元)的年金收入,但多年高消費與投資失利,讓她目前的存款僅剩數百萬日圓(不到新台幣百萬元),日常收支幾近失衡。
根據《幻冬社GOLD ONLINE》報導,N女士的丈夫生前是大型製造企業的高層,年收入一度高達3,200萬日圓(約新台幣640萬元),退休金約6,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200萬元)。兩人在泡沫經濟時期,於目黑自有土地上興建價值1億日圓(約新台幣2,000萬元)的豪宅,生活條件優渥。然而,長年的高消費習慣早已根深蒂固,成為她財務困境的導火線。
丈夫過世後,N女士原本應可獲得全部遺產,但因子女配偶反對,她最後取得豪宅與約4,000萬日圓(約新台幣800萬元)現金。這筆現金她揮霍在高檔生活上,包括為孫輩舉辦高級飯店慶祝宴會、在百貨公司添購名牌服飾,甚至在沒有駕照的情況下購買高級進口車,並維持住宅的昂貴維護費用,如屋頂外牆翻修、庭園修剪、火災保險與固定資產稅等,每年支出龐大。
更糟的是,她還因熟人介紹的所謂投資機會損失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0萬元),詐騙犯事後失聯,警方認為追回資金的可能性極低。即便如此,她仍對子女隱瞞財務困境,聲稱「還有錢」。
理財規劃師(FP)建議她考慮出售房屋搬至高齡者住宅,或利用「逆向房貸」(Reverse Mortgage)將房產變現作生活資金,但她堅持將房屋留給長子繼承,並拒絕搬遷。專家提醒,維持高額持有成本的豪宅對高齡者而言是沉重負擔,即使節省日常開銷,也難以靠17萬日圓年金與有限存款支撐。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22年數據,65歲以上單身女性的相對貧困率達44%。專家指出,N女士的案例凸顯了「隱性貧困」問題——外表維持上流形象,實際卻入不敷出。房富現金貧的狀況在都市與地方均存在,但地方豪宅更常淪為「賣不掉的負資產」。
專家呼籲,高收入家庭在現役時期應進行財務健康檢查,退休前規劃現金流與不動產配置,避免晚年陷入資產被動鎖死、生活資金短缺的困境。對高齡者而言,及早與家人溝通、靈活運用資產,才是確保晚年安穩的關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