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創辦人揭密:沒人脈、靠自學闖進AI世界,他是怎麼打造出「Google眼中釘」的?
如果阿拉文德.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剛創辦公司時,Google搜尋給了他想要的答案,如今價值180億美元的AI搜尋服務Perplexity可能不會問世,以致於威脅到貢獻Google超過50%營收的搜尋業務。
2022年,斯里尼瓦斯和兩位共同創辦人一起創業時,還沒想好究竟要做什麼,不過他們先僱用了一位工程師。而工程師需要醫療保險,但首次經營公司的斯里尼瓦斯絲毫沒有概念,不知道該從何下手,於是他做了很多人遇到疑問會做的事:問Google。
但Google搜尋的結果讓他很失望,搜尋結果上方全是保險公司投放的廣告,而排名前列的搜尋結果則是經過SEO優化的行銷內容,沒辦法解決他的疑問。恰巧的是,當時他們考慮的創業方向之一就是利用大型語言模型的AI搜尋服務,於是他決定問問看手邊的AI,結果AI真的解決了他的疑問,幫他找到合適的保險公司,並確立了他的創業方向。
短短不到3年時間,Perplexity已經發展為估值180億美元的獨角獸,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200萬人,被認為是當今AI競賽中,其中一間處於領導地位的公司。
延伸閱讀:Perplexity教學:免費版怎麼用?4大優點、中文設定一次看
Perplexity創辦人是誰?為何想打造AI搜尋服務?
斯里尼瓦斯本身是一位頂尖的AI研究人員,以博士學位畢業於柏克萊加大,擁有在Google、OpenAI實習的經驗,並於OpenAI工作一年,才辭職決定白手起家創業。
根據《印度時報》報導,斯里尼瓦斯出身印度的平凡家庭,雖然從小就展現在數學領域的天賦,諷刺的是,斯里尼瓦斯因為分數太低,大學時無法進入電腦科學相關學系。但他仍自學Python、參加線上AI課程及比賽,最終仍讓他獲得柏克萊加大的電腦科學博士學位。
斯里尼瓦斯在攻讀博士期間就開始質疑傳統的搜尋引擎: 既然電腦已經能夠理解用戶的疑問並提供答案,為什麼還要用戶翻閱一個又一個的連結,親自尋找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質疑起搜尋引擎,他並非一開始就想要與Google對著幹,不如說他很崇拜Google。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是他的同鄉──都是清奈出身,可以說是他的偶像。Google的創辦故事更是令他在學生時代著迷,點燃他投身創業的衝勁。
《財星》指出,雖然他在OpenAI工作的期間裡,親身體會了大型語言模型回應問題的能力,創業時他很快就決定不開發自己的模型。他清楚明白一窮二白的新創公司,根本沒有資金訓練模型,並意識到如何將AI轉化為應用變現將成為下個戰場。
「目前已經有5、6家公司在打造自己的AI模型。」斯里尼瓦斯表示,「所以我們不想成為又一家打造AI模型的公司。」
斯里尼瓦斯在ChatGPT上線7天後,就推出AI搜尋服務Perplexity,最初支援服務的模型是以各種GPT模型。Perplexity能夠搜尋網路資料,對找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及總結,咀嚼消化後以容易理解、更為清楚的方式呈現給用戶,並附上各個資訊的資料來源。
相較之下,最初的ChatGPT不具備聯網功能,只能從訓練資料中翻找答案,無法提供用戶最新資訊,自然也沒辦法提供引用來源,使得「幻覺」問題時常被人詬病。Perplexity雖然無法完全杜絕幻覺,但提供引用來源可以降低幻覺機率,也讓用戶更容易察覺答案是否有誤。
延伸閱讀:微軟明明業績很好,為什麼裁員不手軟?一封給員工的信透露科技巨頭策略
Perplexity推出後在業界人士間取得非常優秀的評價,這點或許可以從投資者組成中看出。除了創投,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Google首席科學家傑夫.迪恩(Jeff Dean)和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等業界人士都是投資者。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還曾公開表示,Perplexity是他最偏好的聊天機器人,幾乎每天都會使用。
小螞蟻能否扳倒大象?斯里尼瓦斯認為顛覆Google時機已成熟
身為搜尋服務的顛覆者,斯里尼瓦斯也深知Google會是Perplexity最大的競爭對手。他曾做好心理準備,認為Google很快就會模仿他們推出AI搜尋,然而這件事最終沒有發生,Google搜尋仍大體維持著過去的樣貌,因為搜尋廣告貢獻了Google大部分的收入。最新財報中,Google搜尋廣告營收達541億美元,占整體營收的56%。
不過,Google仍在一步步地改造搜尋服務,在去年推出了AI摘要,能夠在部份搜尋中為用戶率先提供答案。今年的開發者大會Google I/O上,Google還端出AI Mode搜尋模式,要讓使用體驗進一步向AI靠攏。
Perplexity雖然還不能跟Google相比,但誰是永遠的龍頭呢?
各方研究認為,以AI、以TikTok為首的社群平台,將持續分走Google搜尋服務的蛋糕,例如eMarketer就估計,2025年Google在美國的搜尋廣告市占將首次低於50%,目前Google仍是無與倫比的龍頭角色。
儘管Perplexity被認為是撼動Google搜尋的強力新銳之一,目前兩者的規模還相當懸殊。《財星》指出,Perplexity今年5月的查詢量為7.8億次,相較之下Google同時間的瀏覽量高達833億。
Google的一大優勢在於龐大的生態系,它能透過Chrome、Gmail、Android、Google地圖、Workspace等大量服務了解用戶的偏好,甚至讓你更容易選擇Google搜尋。Google每年為成為iPhone預設搜尋引擎花費上百億美元;2020年至2023年間也為此向三星支付約80億美元費用。
Perplexity也希望彌補這方面的差距,前陣子發布的AI瀏覽器Comet就是第一步。Perplexity商務長德米催.施瓦連科(Dmitry Shevelenko)表示,「瀏覽器是我們在桌上型裝置上一整天活動的場所,它就像一塊無比強大的畫布。」
現在Perplexity的一大挑戰在於,縱使獲得業界好評,他們的知名度遠遠不足,不光體驗過AI搜尋的用戶較少,消費者仍然更信任Google搜尋給出的資訊。
他們的下一步便是要打響知名度,而他們的目標是成為各品牌手機的預設服務,目前已經與摩托羅拉達成合作,成為Rzar、Edge 60等機型的預設服務,並免費提供用戶3個月的訂閱服務。另外,Perplexity也傳出正在與三星洽談類似的合作。
延伸閱讀:Perplexity CEO點名「2種高危職缺」:哪種工作類型,會最先被AI取代?
與Google相比,Perplexity只是支小螞蟻,有專家認為他們最好的結局就是被前些時候傳出洽談收購的蘋果收入懷中,想扳倒Google可說機會渺茫。但斯里尼瓦斯面對質疑卻相當堅定,因為他的一生都在突破想像,出生中下階層、沒有任何人脈,甚至大學因為分數不夠,學的不是電腦科學,都沒有阻止他打造Perplexity,成為AI領域當下最具影響力的其中一個領導者。
「我們正處在歷史上的一個獨特時刻。」斯里尼瓦斯認為顛覆Google的時機已經成熟,「最好的技術過去一直存在Google內部,他們圍繞著10個藍色連結打造出龐大業務。但現在有了Anthropic、OpenAI還有Meta的Llama,建構答案引擎的工具都在Google之外。」
延伸閱讀:Vibe Coding首選AI模型是它!Claude為何最會寫程式?官方透露3大關鍵
AI一出,新聞白忙!盤點AI摘要4大衝擊:點擊率腰斬,只有兩種網頁賺到流量
資料來源:Fortune、Times of India、Wired
延伸閱讀
30億美元獨角獸一夕崩塌!Windsurf創辦人落跑Google,為何讓矽谷震怒?
美國企業CEO不演了!公開誇耀裁員當「功績」:人力斷捨離變企業健康指標?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