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317)加碼電動車布局,北美戰線與新車款雙軌並進
鴻海集團 (2317-TW)持續擴大在電動車市場的布局,旗下子公司 Foxconn EV Technology 再度增資其美國事業體 Foxconn EV System,金額達2,340萬美元,作為長期投資用途。這項動作凸顯鴻海深化美國業務的決心,並為旗下電動車品牌鴻華先進 (2258-TW)拓展海外市場鋪路。
美國俄亥俄州為鴻海電動車生產重鎮,自 2021 年與 Lordstown Motors 達成資產購買協議以來,Foxconn EV Technology 即為投資主體。未來北美版 Model C 將以此地為主要據點生產,預計於2025年底完成開發並進軍美國市場,標誌鴻華首次出口北美,具高度戰略意義。
鴻華先進採用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 CDMS,提供車廠從設計、研發、製造管理到供應鏈整合的一站式服務,協助品牌車廠快速切入電動車市場。目前已完成Model B認證,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上市,成為下半年營收的關鍵動能。
儘管2025年上半年受到進口關稅、貨物稅調整預期影響等因素干擾,導致乘用車銷售明顯減緩,累計前6月合併營收年減33.59%。6月單月雖較上月成長8.21%,但年減幅度仍達63.52%。法人預估第二季營收季減18.1%、年減60.1%。
從營收結構來看,根據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鴻華今年前五個月仍以乘用車為主,占比達88.9%,電動巴士占10.2%。但5月單月中,乘用車占比已下降至66.3%,電動巴士提升至33.2%,反映出產品結構逐步轉變。
值得留意的是,第一季曾出現短暫強彈,營收年增113.3%,主因農曆年前銷售旺季與長程版Model C上市激勵表現。
在產能擴建方面,高雄橋頭廠預計於2025年第三季投產,初期月產500台,未來擴充至年產千台規模,主要用於電動巴士生產,解決現有產能限制。
海外拓展部分,鴻華已於6月與三菱汽車簽署合作協議,提供設計與製造管理服務,專案針對澳洲與紐西蘭市場開發右駕車款,預計2026年下半年上市,年銷量上看1萬至1.5萬台。此外,集團預計於年底前公開與美國車廠的新合作案,進一步強化全球電動車版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