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能源走向大不同!陸力推綠能發展 川普斥為騙局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透過社交平台,砲轟太陽能與風電產業是「世紀騙局」,還強調未來不會再批准任何風電或損害農田的太陽能計畫。與美國相反的是,中國大陸在內蒙古與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區,大力發展太陽能和風力等清潔能源,並加強電網建設來推進西電東送。然而中國沿海與東半部的電力需求持續增加,天然氣消耗仍上升,因此今年上半年的總碳排放僅有1%的下降,外界期待中國能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轉型,盡快達到3%的碳排降幅,以應對全球氣候挑戰。
美國總統 川普(07.15):「這是一個綠色新政騙局,史上最大的騙局。」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在能源議題上全力翻轉前任總統拜登的「綠色新政」,不但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解除石油與天然氣開採限制,更撤銷電動車補助,還暫停離岸風電的開發,更有意對東南亞進口太陽能板課重稅。
他週三(8月20日)更在自家社群平台發文,砲轟太陽能與風電產業是「世紀騙局」,不但讓能源成本大幅飆升,還破壞農地。他喊出「美國愚蠢的時代結束了!」強調未來不會再批准任何風電或損害農田的太陽能計畫。
與川普相反的,則是在中國大陸西半部的土地上,持續擴展出一片又一片,幾乎看不到盡頭的太陽能電場。
從內蒙古的沙漠地帶,到青海的高原草場,全都覆蓋上大面積的太陽能板。
青海省海南州能源局局長 王安偉:「我們現在達到了三層共贏的局面。就是啊,你看企業,上面啊發電。在下面我有生態長草,在下面老百姓可以進行中間放羊。」
青海塔拉灘6月底廣邀中外媒體,介紹當地利用豐富的水力與太陽能資源,現正積極發展總占地610平方公里,相當於美國芝加哥市面積的太陽能電場。並成功建設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最大裝機容量太陽能發電園區」,以及「世界最大裝機容量水力與太陽能互補發電站」。
內蒙古達拉特旗能源局官員 李凱:「達拉特旗今年上半年,截至目前已經發送綠電33.6億度,這些電量換算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是說我們直接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77.2萬噸。」
內蒙古的太陽能電廠更與當地的固沙工程相互結合,包括利用太陽能板的支柱,來穩定沙土;同時讓太陽能板帶來的陰影,來減緩沙土下水分的蒸發。
當地研究人員還利用這種新的、生物可降解水凝膠,把它埋在沙土底下,有助於保存水分,讓未來能建成太陽能電場區域內的植物,只要靠降雨就可以存活,而不需要持續灌溉。
西安美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王翔:「我們的這項新技術,是將覆綠和固沙,在同一時間統一施工。和傳統工程的固沙方案比,我們這項方案是大大節約了人力的成本。」
而在太陽能之外,北京當局也利用西藏高原地帶的強風,進一步擴大風電廠的開發。包括位於海拔5200公尺高原,去年10月底投產的西藏昌都「八宿風電場」,每年發電量可達2億度。
西藏昌都能源局局長 普布多杰:「八宿風電的投產運營,結束了昌都沒有風電的歷史,有效改善了咱們昌都水電的豐(水期)盈枯(水期)缺,太陽能的晝盈夜缺的發電特性與電力結構,實現了風光晝夜發電的曲線互補。」
但中國大陸的清潔能源分布十分不均勻,主要集中在西半部。例如西藏的水電、風力與太陽能就非常豐富,光是去年,清潔能源就占西藏電力生產的99%以上。但相對的是,主要用電所在的沿海與東半部地區,卻仍大量依賴燃煤等高碳排方式發電。
CREA能源與空氣汙染分析師 糜偉(Lauri Myllyvirta):「(中國)政策制定者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正在努力解決,但這確實需要對燃煤電廠的運作方式和輸電網的運作方式,進行重大變革。所以,這並非易事。」
為了加速西電東送,北京當局也投入更多資源在電網改善等基礎工程上。例如中國第一條獲得批准、主要任務就是把西部沙漠戈壁裡,由風力與太陽能所生產的電力,輸送到東部的「寧夏到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週三(8月20日)正式投產送電。整條高壓電線路全長1616公里,每年可以向湖南輸送超過360億度的電量。
中國大陸國家電網特高壓工程部總工程師 王進:「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了70%,有利支撐了送端『沙戈荒』基地大規模開發。」
儘管北京當局確實積極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等清潔能源,但同時,中國東半部的電力需求仍持續上升,因此今年1到6月,發電煤炭用量下降3%,但用於發電的天然氣消耗卻增加6%,根據芬蘭非營利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研究顯示,中國上半年整體二氧化碳排放,只比去年同期減少1%。
CREA能源與空氣汙染分析師 糜偉(Lauri Myllyvirta):「但總體而言,中國需要盡快達到減少碳排3%的目標。」
由於中國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排放量占全球總量高達3成左右,外界也期待能繼續加強清潔能源的轉化,以便讓當前越來越嚴峻的極端氣候與相應洪災、旱災情勢,有機會能獲得緩解。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