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通訊成外星「燈塔」 與火星對齊時最易被監聽
天文學家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在太空的深空通訊,無意間可能已經成為外星文明監聽的「燈塔」。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與 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團隊,分析了過去 20 年 NASA 深空通訊網(DSN)的上行傳輸紀錄,發現這些強大的無線電波主要集中在黃道面方向,也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平面,並且大多針對火星、其他行星以及日地拉格朗日點的太空望遠鏡發送。這些模式意味著,如果外星智慧生命恰好位於能觀測地球與火星對齊的區域,他們接收到地球信號的機率高達 77%,遠遠超過隨機位置。
研究指出,人類深空通訊的強度可在約 23 光年範圍內被類似我們的望遠鏡偵測到。換句話說,鄰近的恆星系統若處於合適角度,理論上已經能「偷聽」到我們對火星探測器或深空望遠鏡的指令。團隊強調,這些溢出的訊號雖非刻意傳送,但卻提供外星觀測者潛在的「技術特徵」(technosignature)線索。
收到地球信號機率高達 77%
因此,若要提升人類尋找外星文明的效率,天文學家建議應把搜尋重點放在系外行星與其母恆星對齊時的觀測,就像我們偵測行星凌星(transit)的方式。隨著 NASA 的南希·葛瑞斯·羅曼太空望遠鏡即將發射,預期能發現十萬顆以上新的系外行星,屆時搜尋的潛在範圍將大幅擴展。研究也指出,因太陽系行星大多在同一平面上運行,外星文明若觀測到與此相似的系統,偵測到我們訊號的機率更高。
研究作者總結,人類的星際旅程仍在起步階段,隨著更多太空探測任務展開,地球對外的無線電訊號只會愈來愈多。若我們以自身的發射模式作為參考,將有助於外星生命搜尋計畫(SETI)在浩瀚宇宙中更有效鎖定目標。這項成果已發表於《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Gemini AI(CC BY 4.0)
圖片來源: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CC BY 4.0)
參考論文:
1、Detecting 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s that Employ an Earth-level Deep Space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