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8成高齡長者罹白內障!醫:延誤治療「這些後果」 恐打擊晚年生活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1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長者常常誤以為「白內障要等熟透再開刀」或「年紀大不適合手術」,這些其實皆是舊觀念,白內障過熟或延誤治療可能提高失明風險,或因視力不佳造成跌倒骨折,大大衝擊長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77歲的徐女士罹患白內障,不管做生意或日常生活都深受困擾,下廚時若不戴眼鏡,就無法準確掌握醬料用量和火候,戴上了又怕油煙及汗水讓眼鏡滑落,還要隨身攜帶近視、老花兩副眼鏡,應付不同的生活情況。在家人的鼓勵下,她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術後至今8年,徐女士不戴眼鏡也能看手機、縫補衣物,還可以跟家人外出旅遊,享受樂齡時光。

台灣已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450萬人,佔總人口數20%。人口老化再加上3C產品使用的增加,其中有高達8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而老年人口預估將越來越多,未來白內障可能更加常見。眼科診所林丕容總院長指出,長者其實多數身心各方面都還很活躍,但眼睛模糊看不清打擊了他們開車、看電視、購物、煮菜、用手機等遠、中、近距離的視力需求。隨著醫學進步,現在針對白內障合併散光、老花等,都有機會透過手術治療改善。

白內障隨著老化出現 老花突然變好不要再當「視力回春」!

眼科診所王甯加院長進一步說明,白內障和老花就像臉上的皺紋或白髮,都是自然的老化現象,患者應正視疾病,但不用過於擔心或緊張。白內障的成因是原本透明的水晶體開始混濁、變黃,使得光線無法直線穿透,進而影響視網膜成像和視力清晰度,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常常需要換眼鏡,以及畏光、看東西有疊影、光暈或閃光等,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老花度數降低,以為自己視力「回春」,實際上都是白內障警訊。

白內障等熟透再開?醫:延誤治療失明、骨折風險增

白內障目前沒有藥物治療選項,需使用手術介入處理。王甯加院長表示,長者常常誤以為「白內障要等熟透再開刀」或「年紀大不適合手術」,這些其實皆是舊觀念,白內障過熟或延誤治療可能提高失明風險,或因視力不佳造成跌倒骨折,大大衝擊長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品質。

王甯加院長表示,白內障手術現多採用微創超音波乳化技術,在角膜製作約0.2公分小切口,利用超音波震碎混濁的水晶體後吸除,再植入人工水晶體。術前點眼藥水麻醉即可,過程約20分鐘,術後恢復期也較短。目前也可進一步搭配飛秒雷射,輔助醫師精準切割水晶體及製作囊袋等前置作業,超音波能量使用減少,以降低對眼部的傷害,唯患者仍需根據個人狀況和醫師建議評估選擇。

白內障合併散光、老花怎麼辦?人工水晶體如何挑?醫師解答

若有白內障又有散光、老花等,可透過選擇相應的人工水晶體調整視力狀況。眼科診所鐘珮禎院長表示,人工水晶體就像有度數的微型鏡片,常有許多長輩看到老伴或鄰居用的水晶體好像不錯,也要求要選一樣的,或是以為越貴越好。其實目前衛福部核准的人工水晶體種類多元,目前常見有單焦點、延伸焦距、三焦點等可供選擇。

鐘珮禎院長舉例,白內障合併老花,若使用三焦點人工水晶體,有助改善遠、中、近距離視力,患者有望擺脫眼鏡,但該人工水晶體對眼睛條件要求嚴格,黃斑部病變和青光眼患者不適用。同時因為夜間會產生光暈、眩光,患者如果常在晚上開車,可能要考慮選擇近距離視力相對不清晰,但光干擾相對較低的延焦人工水晶體。她也強調,人工水晶體選擇需要考量患者用眼習慣、眼部檢查數據等綜合評估,並配合個人化的手術方案,才能達到符合患者需求的視力改善。

【延伸閱讀】

白內障影響長者視力 長期服用「這1種藥」也增風險

四十歲上班族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 「1治療」助恢復視力回歸職場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疫情一路向北!北市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8旬翁感染源不明

中天電視台
02

頸部有硬塊要當心!鼻咽癌「4大前兆」 早發現5年存活率達九成

TVBS
03

癌末圓夢!安寧病房「雙囍婚禮」一週後兩位新郎平靜離世

中天電視台
04

穩血糖不是先吃菜?專家揭「控糖關鍵」 很多人順序顛倒

常春月刊
05

吃柚子不能吃什麼藥?藥師警告「1成分」增副作用:錯開時間吃也不行

優活健康網
06

耳垂出現斜向皺褶要當心!臉部「3紋路」恐是心臟病前兆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