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供應鏈數位轉型,麥當勞中國 AI 追蹤技術重塑物流管理
麥當勞中國近日在北京舉行的鏈博會上透露,正積極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加速供應鏈的數位化與智慧化。公司高層表示,AI 技術可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中擷取多維數據,提升整體營運效率、精準預測需求、主動辨識改進空間。
在全球餐飲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麥當勞中國正透過人工智慧(AI)與數位化技術,全面升級供應鏈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強化競爭力。這項轉型不僅涉及物流與庫存管理的智慧化,更涵蓋從原料採購到門市配送的全鏈條優化,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AI技術助力供應鏈各個環節,解決缺貨滯銷等問題
麥當勞中國在供應鏈數位轉型方面的AI應用與具體措施,主要包括計劃在2024年至2028年間,投入約40億人民幣,專注於數位化研發和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及高效化發展。
利用AI技術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中提取多層次數據,實現從生產到餐桌全鏈路的數據可視化,提升整體營運效率和需求預測。這也包括風險感知和智慧決策能力,能快速察覺和應對供應鏈異常狀況。面對缺貨、滯銷等供應鏈問題,AI輔助能快速調整庫存和配送計劃,並與上游供應商密切合作,提升供應鏈的彈性速度。
此外,麥當勞中國組建供應商數位化委員會,聚集核心供應商共同推動「麥鏈」倡議,與11家核心供應商合作,全程打造智慧供應鏈網路,推進智慧物流與綠色供應鏈。
(Source:麥當勞中國)
AI分析銷售數據與消費習慣,動態調整庫存減少浪費
AI技術還被應用於智慧選址、智慧配送和庫存管理,進一步提高營運效率和資源利用率,促進節能減碳和綠色供應鏈管理與持續發展。
「一箱一碼」(One Case, One Code)技術實現全鏈路食材追蹤,增強供應透明度和安全性,預計於2026年完成部署。透過AI分析歷史銷售數據、節假日、天氣變化甚至區域消費習慣,AI模型能動態調整採購量與庫存,減少食材浪費。據統計,這項技術已將需求預測誤差率從15%降至8%,顯著優化供應鏈反應速度。
在企業合作方面,麥當勞中國與微軟合作,利用Azure AI提升營運流程與員工培訓效率,設立AI實驗室以深化技術與業務的結合,提升客戶服務和員工能力,推動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此外,積極推動供應鏈中國本土化,2024年其採購額中超過90%來自中國本土供應商,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與效率。
不只麥當勞中國,星巴克、亞馬遜也靈活使用AI
由麥當勞中國的AI供應鏈升級我們可以看到,全球餐飲業數位轉型趨勢,AI成為關鍵推手。麥當勞中國並非個案,而是全球餐飲供應鏈智慧化浪潮的一部分。例如,星巴克與AWS合作開發「Deep Brew」AI平台,實現全球庫存自動化管理;亞馬遜則廣泛應用AI技術,透過推薦系統深入分析消費者行為,進一步強化銷售與客製化體驗。此外,其Amazon Go無人商店則結合電腦視覺與感測器技術,實現無須結帳的人臉辨識購物流程,展現AI在零售場域的全面應用潛力。
這些顯示,企業未來供應鏈的「智慧化反應速度」將成為關鍵勝負因素,能否即時掌握數據、預測需求並快速調整策略,將決定企業能否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然而,數位轉型也伴隨數據安全與合規性及法規問題,亦是企業須謹慎處理供應鏈數據,因此麥當勞等跨國企業未來也需在技術創新與合法規之間取得平衡。
(首圖來源:Dinkun Chen,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