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病人罹腦瘤右眼被摘除⋯竟要求換新眼鏡?醫從患者身上學到的生命課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19日02:00 • Uho編輯部

當生命來到最後階段,病人最想要的是什麼?醫師維多莉亞.史薇特(Victoria Sweet)於《上帝的旅館》一書中,寫下在深池醫院的所見所聞,包括患者與醫生面對病痛或生死時的心情轉折,以及身心靈照護的本質、代價和價值等真實寫照,她深切體會到,醫生並不需要做很多事,往往只是最簡單的處方,病人就會好轉,醫療或許可以「無為而治」。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答應梅潔醫師暫待的2個月早就過了,她也沒追問我下一步的打算。我和拉荷嫚醫師、蘿梅洛醫師、芬特娜醫師一起在入院病房區服務病患,感覺很自在。我開始從病患身上學到特別的東西,那就是身為病人的經驗。不過我在深池醫院待了多年之後才理解這個道理。

我能有這樣的體悟,是因為每天都會探看病人2次,甚至3次,通常持續好幾個月。我逐漸認識他們,當然,他們也逐漸認識我。我在深池醫院服務第一階段接近尾聲時,遇到一位特別的病患,一位令人難以面對的病患。

她甚至不是我負責的,而是蘿梅洛醫師的患者,但她的病床就在我負責的兩位患者之間,所以每天我都會經過她床邊。她罹患了可怕的疾病,在深池醫院稱得上可怕的疾病,那真的就是很可怕了。

病患想要的只是新眼鏡

托德小姐35歲,是癌症患者,罹患的是腦瘤。她的病之所以可怕,是因為腦瘤正好長在右眼後方,即使動了手術,做了放射治療,腫瘤仍持續往眼睛外面長。其實醫生已摘除她的右眼,將眼瞼拉下來縫合,蓋住腫瘤,但它仍不斷成長。

托德小姐原本就不是美人胚子,放療使她落髮,服用類固醇導致她臉部腫脹,再加上縫合的眼皮開始隆起,此時的樣貌更讓人不忍正視。不過她總是態度親切,也很安靜。我經過時,她總是對我微笑,後來我們偶爾會聊一下,彼此簡單打個招呼,問候一聲。我已習慣她臉部的變形,儘管如此,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刻意不去多想她的感受。

有一天,我終於拋開遲疑,在她床邊停了下來,完全停下腳步。我們看著對方。她看著穿白袍、來去匆匆、頭髮有點蓬亂的我,我只看著她的左眼。我們稍微聊了一下,然後我問她:「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有,」她回答:「我真的不喜歡他們給我的食物,都切得碎碎的,淡而無味,你覺得那可能改變嗎?還有另一件事,你可以幫我安排眼科醫生嗎?我需要一副新的眼鏡。」

她的回應令我震驚,迄今依舊難忘,她的泰然自若也令我佩服至今。她想要的不是安樂死或萬靈丹,也不是藥效更強的止痛藥或其他醫生的意見,而是更換食物、更換眼鏡。

她完全沒提到自己的不幸,只是一派平靜,據實以告。無論是什麼原因讓她全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此時對她而言,重要的都是些日常生活裡的小事。

後來我們的確幫她調整了膳食,也幫她配了一副新的眼鏡。不久,她搬到另一個病房,1年半後在那裡安詳辭世。儘管如此,她為我帶來的啟示,就像我從許多病患身上一再學到的,我花了較長的時間才徹底理解。大無畏。回歸本質,堅定自我,源源不絕的勇氣。

重要的往往不是大事

那是大多數年輕醫生甚或大多數中年醫生都無法瞭解的特質,因為我們都很幸運,不曾身為病患,至少不曾像托德小姐那樣。醫生畢竟都是從年輕學子開始起步的,那時都很健康,充滿好奇,用功勤奮。我們對於不幸和無可避免的天意能理解多少?

有一所醫學院以入學前的活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要求醫學院的學生偽裝成病人,到未來工作的醫院裡就醫,希望他們藉此瞭解身為病人的感受——你必須交出手錶和皮帶,穿上裸露出背部的病袍,在候診廳裡躺在輪床上等候,感覺暴露又脆弱,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不幸者。

那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效果不太好。每年6月,這些年輕俊秀的年輕人在區域醫院就醫時,頭髮、表情、眼睛看起來都很正常,醫生和護士當然一眼就看出他們是什麼身分。他們眨眨眼,微笑,甚至和這些因「腹痛就醫」的「病患」眉來眼去。

儘管如此,那還是不錯的點子,不錯的想法。托德小姐為我在深池醫院最初幾年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她為我那幾年的學習做了總結,也隱約指出了我未來即將學習的方向。

即使在我們已經無法再為病患多做什麼的時候,找不到癌症也好,量不到奇異脈也好,總還是有些事情值得我們去做。那不見得是救人一命、偉大或英勇的事,而可能只是像換一副眼鏡、調整膳食那麼簡單。事實上,通常都是如此。

托德小姐讓我明白,我不需擔心自己會因病患的厄運而受到影響,他們會好好打理自己,我需要做的,只是問問自己能幫忙什麼,如果能幫上忙,就去做。至於那些無法自己回答的病患,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得知他們的需求:詢問他們身旁的其他患者、護士、護理佐理員、志工⋯⋯等。我來到深池醫院以前,深信科學醫療的重要,但托德小姐讓我體認到日常小事的重要。

她也讓我有了這樣的推論:重要的往往不是大事。天意與命運那樣的大事是可以認命接受的,或許因為那些事太大,而且是命中注定的,終究無法改變。然而,只要有人在意,小事是可以改變或應該改變的。每天難以下嚥的三餐、破損的眼鏡⋯⋯等,這些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切莫輕忽細節。

或許我們可以接受,我們面對考驗,是因為上帝自有其道理,或因為某些我們自己十分清楚的原因(深池醫院的病患就是如此),不過,無法改變膳食或更換眼鏡,卻只是因為身邊的人不夠關心。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俊俏的醫學院學生偽裝成病人就醫,在候診廳等候,交出手錶、皮帶、衣服,甚至躺在輪床上等電梯,也不可能學到這些真實而細瑣的事。因為醫護人員的眨眼、輕碰、眉來眼去,都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值得關照的,也確實受到了關照。

(本文摘自/上帝的旅館:一間不只治病、更創造奇蹟的醫院/漫遊者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