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前7月新契約保費收入5836億元 年增3成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8日電)壽險公會統計,壽險業前7月含負債項下收入的新契約保費為新台幣5836.06億元,年增31.2%。其中,投資型保單前7月新契約保費收入2303.9億元,年增41.6%,壽險公會指出2成長原因,一是業者持續攜手銀行通路,二是部分會員公司把新增上市標的納入投資選項,帶動銷售。
壽險公會今天發布最新統計,如果考慮保費收入與負債項下的收入,今年前7月壽險業保費收入為1兆5248.31億元,年增12%;其中初年度保費為5836.06億元,年增31.2%,續年度保費收入為9412.25億元,年增2.7%。
進一步觀察,7月單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774.23億元。其中,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496.96億元,年增29.7%,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77.27億元,年減12.7%。
壽險業今年前7月含負債項下收入的新契約保費為新台幣5836.06億元,年增31.2%。其中,傳統型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為3532.16億元,年增25.2%。壽險公會分析,傳統型保單銷售動能來自3者,第一,美國聯準會(Fed)維持較高基準利率,帶動業者持續調升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進而推升美元利變型保險商品的吸引力。
新台幣兌美元今年累計到7月底升幅達9.58%,壽險公會說明,新台幣升值也降低保戶以新台幣購買美元計價商品的成本,提升美元計價保單價格競爭力,增加美元保單也有助壽險公司平衡資產負債、降低避險成本及匯率風險等;另外,業者為接軌IFRS 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公報)及台版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相關業者逐步調整商品結構並推動高CSM (合約服務邊際)保險商品,像是分紅保單。
投資型保單今年前7月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303.9億元,年增41.6%。壽險公會指出,成長動能有2原因,一是業者持續攜手銀行通路,擴大銷售力道;二是部分會員公司把新增上市(IPO)標的納入投資選項,提升商品吸引力並帶動銷售。(編輯:楊蘭軒)1140818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