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歐盟敲定15%關稅協議 美中貿易停火傳延長90天
美國總統川普27日宣布,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蘇格蘭會晤後,雙方已達成貿易協議。根據協議內容,歐盟輸美商品的關稅將下調至15%,比川普原本威脅的30%關稅減半。作為交換,歐盟將向美國採購高達7500億美元(約22兆新台幣)的能源產品,並承諾額外投資6000億美元。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7日宣布,與歐盟已達成1項框架性貿易協議,對多數歐盟商品徵收15%進口關稅,僅為先前威脅的30%稅率的一半,成功避免這兩大、占全球貿易總額近1/3的經濟體爆發更全面的貿易戰。
這項協議是在蘇格蘭西部、川普自家豪華高爾夫球場舉行的會談中拍板。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進行了長達1小時的談判,最終達成共識。
川普向記者表示:「我認為這是歷來最大的1筆交易。」他盛讚歐盟將在美國投資約6000億美元,並大幅提升對美國能源及軍事裝備的採購金額。他強調,這項協議將強化橫跨大西洋的大國聯繫,並矯正美國出口商長年所受的不公平待遇。
據川普說法,歐盟承諾未來幾年將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和「數千億美元」的武器。若細節落實,這對包括空中巴士(Airbus)、賓士(Mercedes-Benz)還有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等歐洲企業可能是重大利多。
范德賴恩則形容川普是「強硬的談判對手」,並表示這份協議中15%的關稅「全面適用」,是「我們目前能達成的最佳結果」。她補充說:「這是意義重大的協議,不僅能帶來穩定,也帶來可預測性,對我們雙方企業都至關重要。」
雖然如此,歐洲方面原本希望推動「零關稅對零關稅」的理想協議,現在面對15%的基準稅率,仍有不少歐洲人士認為負擔偏高,但比起原先可能實施的30%懲罰性關稅,已經是相對緩和的結果。這項美歐協議,也高於美方上周與日本達成的總值5500億美元的協議,進一步體現川普政府推動「對等貿易」政策的攻勢節奏。
根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的數據,美國去年對歐盟商品實際徵收的平均關稅僅1.2%。歐盟目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自歐盟進口總額高達6050億美元,領先墨西哥、加拿大與中國。其中價值最高的進口品項,包括來自愛爾蘭的藥品,以及法國、德國等國的汽車、飛機與重型機械。
另1方面,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美中兩國預計於7月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新1輪貿易談判,雙方有望同意將現行的「關稅停火期」延長90天。目前這項暫停關稅升級的安排將於8月12日到期。
知情人士指出,雖然這場談判不會帶來具體的突破,但雙方將針對爭議核心交換看法,例如美國關切中國產能過剩。期間,雙方承諾不會額外加徵關稅或升高貿易衝突。
另有3名熟悉中方立場的人士透露,美中之前曾在日內瓦與倫敦討論「降溫機制」,北京代表團這次也計畫在談判中,向川普團隊施壓,要求下調針對芬太尼等敏感產品的關稅。
顯示全部
留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