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膝蓋卡卡又疼痛?醫教:如何判斷需要動刀或保守治療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9月04日0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醫師提醒膝痛患者,別聽到開刀就害怕!「半膝關節置換手術」提供全新選擇;王彩樺也呼籲大眾主動關心膝蓋健康,和「保庇天后」一起守護行動力!

膝關節疼痛不只是年長者的困擾!現代人因運動傷害、姿勢不良、體重過重等因素,也可能導致關節磨損。根據統計,全台已有逾350萬人飽受膝痛困擾,每年更有超過3萬人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且人數逐年攀升(來源:衛福部)。衛福部雙和醫院關節重建科主任黃錦前醫師指出,並非所有膝關節損傷都需要全膝更換「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此手術主要針對局部磨損,能保留較多原生組織,臨床上也常見患者術後恢復期較短,為患者帶來更多選擇。

「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患者現身說法

業餘拳術愛好者鄭先生回憶,距離首次聽到膝蓋異響已有6、7年,每次走路、蹲下都有「喀喀」聲,雖然感覺膝蓋怪怪的,但因為不會痛,就沒去看醫生。直到今年至醫院做檢查,才發現自己的半月形軟骨早已裂開、磨損嚴重。黃錦前醫師解釋,如果半月形軟骨受損,它保護關節的能力就會下降,長期承受體重的摩擦便容易造成膝關節磨損與退化。在家人的支持和醫師的建議下,鄭先生選擇進行「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如今生活恢復正常,打拳運動、單腳站立時也更穩定了。

不同於鄭先生的經歷,另一位患者阿進伯則飽受膝痛困擾超過五年,膝蓋時常腫脹難耐,從沙發或車內久坐起身時,瞬間感覺「像被電到一樣」。他回憶:「我去醫院打止痛針或 PRP,痛雖能暫時舒緩,但後續仍有不適。」為了徹底擺脫膝痛,他到醫院諮詢換膝手術。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張書豪醫師提到,目前膝關節退化的治療方式大致分為「非手術」與「手術」兩類。若症狀輕微,醫師通常會先採取如止痛藥物或 PRP 等保守治療,但對症狀或磨損較嚴重的患者來說,保守治療就像在漏水、破洞的屋頂貼膠帶,只能暫時止漏,根本問題仍未解決。若情形持續惡化且未見改善,便須考慮人工膝關節置換。

現在的「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臨床上已有一定的應用經驗,原生膝關節組織保留度較高、術後恢復期較短,而全膝置換和半膝關節置換適用的情況有所不同,也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狀況考量判斷。張書豪醫師也鼓勵,有膝蓋問題建議盡早洽詢專業骨科醫師,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避免症狀持續惡化,讓膝蓋退化不再成為人生絆腳石。

保庇天后公開保健心法 呼籲大眾別強忍痛及早治療

藝人王彩樺做為衛教活動嘉賓,表示自己因長年拍戲、綜藝演出,經常需要久站、走動或穿著高跟鞋跑場,膝蓋可以說是「最操勞的工具之一」,所以平時很注重保養。她也分享個人護膝小撇步,表示除了工作需要,會盡量避免穿高跟鞋,閒暇時也會安排肌肉伸展以維持膝蓋肌力。她笑說:「今天要好好學會『改良版16蹲、日常的關節保健動作』,之後在家就能自己跳,健康又有趣!」最後也呼籲民眾「不要等到痛到受不了才看醫生」,提醒大家及早保養、盡早治療,讓雙腿保持靈活,跟著「保庇天后」一起守護健康。

【延伸閱讀】

膝關節退化年輕化 微創再生修復新療法助重拾行動力

腰痛就醫竟是髖部骨折 醫見「1異狀」助阿嬤重獲行動力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