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能源|東亞進口月增19%,帶動全球煤炭貿易八月反彈

優分析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09月24日07:00 • (Alice)-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全球煤炭貿易在 2025 年 8 月出現明顯反彈,主要受到中國、日本與南韓進口需求強勁帶動,暫時中止了連續九個月的衰退趨勢。

出口數據回升

根據 Kpler 數據,2025 年 8 月全球動力煤出口量達 8,534 萬噸,是去年 12 月以來首次突破 8,100 萬噸水準,也結束了自 2024 年底以來月度持續減少的走勢。這一數據比 7 月增加 640 萬噸,並且是自 2024 年 10 月以來首次出現年增,對市場情緒具有重要影響。

東亞進口成主要驅動力,8 月的增長主要由中國、南韓與日本推動:

🔺 中國:進口增加 530 萬噸

🔺 日本:進口增加 60 萬噸

🔺 南韓:進口增加 180 萬噸

三國合計進口量達 4,790 萬噸,比前一個月大幅上升 19%,導致區域市場供應緊張。隨之而來,澳洲紐卡索港的煤炭出口均價在 8 月升至 每噸約 111 美元,高於 6、7 月的 106 美元,創下五個月高點。

中國限產政策與製造需求

市場後續走勢仍存在變數。首先,中國自 7 月起持續推動抑制產能的措施,使煤礦產量下降。最新數據顯示,中國 8 月煤礦產量 為3.905 億公噸,雖然今年以來累計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3%,但單月已出現下滑。

其次,中國工業活動在 8 月呈現五個月來最快的擴張,新訂單增加推升了能源需求,也可能透過供應鏈帶動日本與南韓的煤炭使用。

天氣與冬季需求影響

除了產能與工業活動,氣候因素亦將左右進口需求。預測顯示,進入 2026 年初,日本、南韓與中國的平均氣溫可能略高於長期均值,意味著暖氣需求低於常態。但隨著冬季逐步接近,若出現持續嚴寒,將會推升取暖需求,進而刺激煤炭進口。歷史上,東亞地區的燃煤發電在 11 月至 12 月達到高峰,若中國的產量限制延續,可能迫使電力公司加大進口,以滿足庫存需求。

目前,東亞國家之間可能出現煤炭採購競爭。若中國進口增加,日本與南韓可能也會擴大採購,以確保供應。這種競爭態勢或將支撐近期全球煤炭進口的上升走勢。然而,若製造業活動再度放緩,或冬季氣溫偏高,全年煤炭出口仍有機會保持下降趨勢。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醫學系退燒?「一科系」成出路廣新金飯碗 入行月薪6.3萬輾壓全台

鏡週刊
02

以房養老案件增!北北基最熱「這族群」佔半 專家:可防子女搶財產

TVBS
03

台積電太貴買不下手?達人點將2檔「AI潛力黑馬」這樣買最賺! 反觀長虹(5534)、華固(2548)現烏雲,他曝「這時間」才考慮!

優分析
04

被迫關店裁員近千人 為何星巴克關閉數百家北美門市?

新頭殼
05

預售屋冷颼颼》全台前7月買氣暴減73% 將創最冷一年

自由電子報
06

張安平:進口水泥出現移轉效應 籲政府正視不公平競爭

中央通訊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