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國際 / 泰國再陷權力角逐 保守派兩大陣營爭奪總理府
在泰國憲法法院上週裁定解除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職務後,泰國政壇立刻陷入新一輪權力角逐。在幾個月前退出執政聯盟的泰自豪黨(Bhumjaithai)黨魁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高調宣稱已獲得足夠支持,準備領導籌組新政府;與此同時,貝東塔所屬的為泰黨(Pheu Thai)正試圖力保政權,兩大陣營正式展開總理府角逐戰。
泰國政局再陷不穩 保守派兩大陣營爭奪總理職位
貝東塔因違反道德規範於8月29日被免職,使泰國政局再度陷入混亂。她的執政聯盟正試圖展現團結,而今年6月退出聯盟的泰自豪黨則看準時機,積極運作要成為新政府的領導力量。
泰自豪黨野心勃勃的領導人、前副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動作頻頻,不僅企圖拉攏前執政盟友中的各派系,更試圖爭取國會最大黨-反對黨人民黨(People’s Party)的合作。
阿努廷的攻勢對貝東塔所屬的執政黨為泰黨及其億萬富翁父親、深諳政治交易的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構成巨大挑戰;戴克辛正是貝東塔政府背後的推手。
在民調中,為泰黨的支持率暴跌,因為民眾對貝東塔處理與柬埔寨武裝衝突的方式、經濟低迷以及未能兌現大選政見,向數千萬人發放1萬泰銖(308美元)深感不滿。
路透社分析指出,曾在泰國政壇居於主導地位的為泰黨,其民粹號召力已不若以往,該黨在政壇中的議價能力也被削弱。目前仍不清楚,戴克辛是否還能影響泰國保守派陣營中的關鍵權力人物。
目前保守派兩大陣營都宣稱有能力籌組聯合政府,但前景仍不明朗。泰國政壇盤根錯節,各個政黨之間既有背叛與積怨待清算,各方還可能透過調整盟友關係,來換取內閣要職或提前舉行大選的承諾。
入主總理府 需爭取眾院半數支持
要獲得總理候選人提名,必須先取得50名國會議員連署支持;隨後還需要在眾議院492席中至少拿下247票,才能成功入主總理府。
如果候選人落選,眾議院必須再次召開會議,對其他被提名的候選人重複此程序,直到選出總理。
前副總理阿努廷V.S前檢察總長猜卡盛
在2023年大選前公佈的候選人中,目前仍有5位符合資格的候選人,其中包括阿努廷。
在法院相繼在上週解除貝東塔的職務,以及在1年前將前一任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免職之後,為泰黨只剩下1位候選人,也就是77歲的前檢察總長與司法部長猜卡盛(Chaikasem Nitisiri)。猜卡盛一直保持低調,但他已表示準備好要出任總理。
同樣有資格參選的還有能源部長皮拉潘(Pirapan Salirathavibhaga)、前副總理林明利(Jurin Laksanawisit),以及前總理巴育(Prayuth Chan-ocha)。巴育曾在2014年領導政變,推翻當時的為泰黨政府。現年71歲的巴育已退出政壇,目前擔任泰國王室顧問。
化解泰國政治僵局 人民黨成為造王者
在當前局勢下,反對黨人民黨已成為造王者,它控制著近三分之一的眾議院席位,兩大陣營都在爭取該黨支持,這可能成為改變僵局的關鍵。
人民黨前身是進步派政黨「前進黨」( Move Forward Party)。前進黨憑藉一系列進步政見贏得2023年大選,但是遭遇保皇派軍方結盟的議員阻擋而無法執政。
人民黨已表示將不會加入下屆新政府執政,但願意將選票投給任何承諾在4個月內修憲,以及解散眾議院舉行新大選的政黨候選人。
如果人民黨不願支持為泰黨或泰自豪黨,泰國政治僵局可能會持續,因為憲法中沒有關於何時必須選出一名新總理的規定。(編輯:陳士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