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持合法簽證遭美遣返:36小時盤問後五年禁入境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位22歲准備學習哲學的中國留學生,從來沒有想過他入境美國會遇到阻礙。這位留學生經過29小時的飛行旅途之後,抵達了德克薩斯州的一座機場。他的目的地是休斯頓大學。
他的赴美文件手續齊備,所學的又是文科,並非可能引起懷疑的技術類領域。他獲得了美國高校的全額獎學金,之前還曾在康奈爾大學參加過一個學期的交流項目,沒有遇到過任何麻煩。
由於事件的政治敏感性,這名中國留學生只肯透露他姓“顧”。
小顧說,入境美國的時候他被攔下並接受訊問,36小時後被送上返回中國的飛機。他還被禁止五年內再次入境美國,學術夢想就此戛然而止。
他說:“我所期待的生活已經毫無可能了。”
小顧是持有有效入境許可,卻在抵達美國時被遣返或遭到嚴密盤問的眾多中國學生之一。這引發了北京方面的強烈抗議,也反映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變化的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政府一度計劃撤銷中國學生的簽證,但不久後他本人又表示歡迎數十萬中國學生赴美,部分原因是幫助一些美國高校維持運營。
更多閱讀:長平觀察:特朗普不懂中國留學生
美國對中國留學生采取限制措施
美國一些官員和議員對中國留學生,尤其是從事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研究的學生,心存疑慮,擔心他們與中國政府或軍方存在關聯。部分議員甚至提出希望徹底禁止中國學生入境。
目前沒有確切數據表明最近幾周有多少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學生在美國機場遭到盤問或被遣返。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未回應美聯社發出獲取相關數據以及置評的請求。
最近,特朗普表示他曾告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我們很榮幸有他們(中國)的學生來美國”。但他也補充說:“不過,我們仔細核查,看看都有誰來了。”
中國駐美大使館表示,已收到10多起中國學生和學者在入境美國時被審問、騷擾和遣返的報告。
中國大使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方頻繁對中國學生學者實施歧視性、政治驅動和選擇性的執法,給他們造成了身心傷害、經濟損失,令他們的學業中斷。”
使館方面還表示,中國這些學生學者被以所謂“簽證問題”或“可能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借口遣返。
按照中國使館方面的說法,這些學生和學者被帶到小房間受到長時間盤問,反復被問及與學業無關的問題,還被迫在寒冷的房間裡長時間等待,沒有毯子或被褥。有些人靠鋁箔紙取暖,有些人被扣留的時間超過80小時。
中方指責美方的這些做法“與特朗普總統的表態背道而馳”,同時也指責美國一些部門和執法人員未能“忠實履行總統的承諾”。白宮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上周,特朗普在接受美國一家保守派新聞網站的采訪時說:“如果你對一個國家說,我不會接收你們國家的學生,這對這個國家是一種很大的侮辱。”
“我認為我們現在做的是對的。與別的國家保持良好關系是好事,不是壞事,尤其是那些有核武器的國家。”特朗普說。
更多閱讀:中美關系僵持不下,留學生何去何從?
“我以後該怎麼辦?”
小顧告訴美聯社,他非常喜歡在康奈爾大學的經歷,因此申請在美國大學攻讀哲學。
盡管有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更加嚴格,但他並不太擔心。甚至在休斯頓機場落地後被海關官員攔下帶去問話時,他也沒有太在意。在這之後他的行李被搜查,電子設備也被扣下。
小顧說,海關人員檢查完設備後,開始盤問他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他的父母是黨員,但他本人從未入黨,不過和幾乎所有中國青少年一樣,他是共青團員。
海關人員還盤問了他與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關系,這些信息出現在他的聊天記錄中。小顧表示,那只是和同學的聊天中提到過,他本人並未接受中國政府的資助。
在經歷了三輪長達10小時的盤問後,小顧被告知,他將被遣返。他說,海關沒有給他出具具體的遣返理由。他提供給美聯社的遣返文件上寫著“文件不充分”。
得知自己要被遣返時,小顧已經40多小時幾乎沒合眼了。
“我緊張到全身發抖,一方面是冷得發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緊張,”他說。“當我得知要被遣返時,腦子裡有無數個念頭:我以後該怎麼辦?”
直到第二天,他才被送上返回中國的航班。
如今,小顧正在考慮上訴,但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並花費數千美元。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