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達成新貿易協議「關稅降至15%」 包含數千億美元投資、採購
美國與歐洲聯盟於週日達成一項貿易框架協議,雙方同意對大多數商品徵收15%的統一關稅,此舉暫時避免了原先計畫施行的更高額進口關稅,成功化解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的震盪風險。
根據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報導,這項協議是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於蘇格蘭川普位於坦伯利的高爾夫球場短暫會晤後公布。雙方會談為歷經數月協商的成果,並在美國政府原訂本週五對歐盟27個成員國加徵懲罰性關稅的期限前夕達成共識。
川普表示:「這是一場非常有趣的談判,我認為對雙方都有益處。這是一筆對所有人都有利的好交易。」他更形容這是「一項涵蓋多國的重大協議」。
馮德萊恩也指出:「這項協議將帶來穩定與可預測性,對雙邊企業至關重要。」
然而,這項協議仍有諸多細節尚待釐清與進一步談判。川普透露,歐盟承諾將購買高達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新增6000億美元對美國的投資,同時計畫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裝備採購。他強調,雙方商品將一律適用15%的關稅,包括汽車在內,這表示美國出口商將獲得進入歐洲市場的全面機會。
馮德萊恩補充說明,這項15%的關稅適用於大多數歐盟出口產品,例如汽車、半導體與藥品等,並表示:「15%是明確的上限。」
不過,她也指出,部分戰略性產品將實施「零關稅」政策,包括所有飛機及零件、特定化學品、學名藥、半導體設備、部分農產品、天然資源與重要原物料等。是否涵蓋酒類商品,目前仍不明朗。
馮德萊恩表示,雙方將持續協商,將更多產品納入零關稅清單。她也強調,這項協議是一個架構,未來幾週仍需就細節進一步協調。
儘管歐盟執委會擁有代表成員國談判的授權,這項協議最終仍須交由歐盟理事會及歐洲議會審議與批准。
川普在會議開始前曾表示,美歐貿易一直以來「非常片面,對美國不公平」,並強調雙方都希望達成公平協議。馮德萊恩則稱,美歐雙方擁有全球最大的貿易規模,涵蓋數億人口與數兆美元交易額,並稱川普是「強硬且善於交易的談判者」。川普則補充:「但他是公平的。」
川普近幾個月來不斷威脅對全球多國祭出高額關稅,試圖縮小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雖然先前曾透露對歐盟加徵30%關稅的意圖,但他在協議前明確表示「不會接受低於15%的稅率」。
這場高峰會議是在川普連續第二天於坦伯利打高爾夫球後進行,同行者包括其兒子艾瑞克與小唐納。川普此行五天的蘇格蘭之旅除談判外,也著重在其名下地產的宣傳。
當地場外有少數示威者揮舞美國國旗並展示抗議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標語,他計畫於週一與川普會面。球場周邊也傳出支持者歡呼「川普!川普!」的聲音。
週二,川普將前往位於蘇格蘭東北部的亞伯丁,參加其家族第三座高爾夫球場的啟用典禮。
據悉,美歐原本本月初已接近達成協議,但川普當時反而提出30%關稅的威脅。川普政府對歐盟加徵關稅的最後期限已幾度延後,最終定於本週五正式生效。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稍早受訪時表示:「不會再有延期,不會再有寬限期。8月1日,關稅生效,海關開始收錢,就這樣。」他同時補充,即便如此,「大家仍可與川普總統溝通,他永遠願意聽。」
倘若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歐盟原擬對美國數百項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包括牛肉、汽車零件、啤酒與波音飛機等。
川普最後表示:「我認為今天能達成協議是好事,總好過彼此對峙,什麼都談不成。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