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學權工作坊引導學生認識「表意權」 聚焦校園權益議題
▲新竹縣府舉辦「114年度新竹縣提升兒少參與及充權培力計畫-學生權益工作坊」。(圖/竹縣府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為強化兒童與少年對教育權利的認識與實質參與,新竹縣府日前於享平方3樓教育空間,舉辦「114年度新竹縣提升兒少參與及充權培力計畫-學生權益工作坊」,邀請新竹地區多所國中小及高中學生共襄盛舉,會中由專業講師帶領參與兒少認識自身在校園中的權力,並透過議題討論,引發兒少的參與熱忱。
▲新竹縣府舉辦「114年度新竹縣提升兒少參與及充權培力計畫-學生權益工作坊」。(圖/竹縣府提供)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室主任秘書陳志遠主講,陳志遠長年參與《兒童權利公約(CRC)》平行報告撰寫及國際審查會議,對《教育基本法》、《教師法》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等法規具豐富實務經驗,深入淺出地帶領學生認識自身在校園中的權利。
工作坊以「兒少發聲!我們從表意權談起」為主題,分享學生如何透過適當方式表達意見,積極參與校園事務。學生們熱烈響應,於分組討論時提出多項議題,包括:第一輪討論:因科學園區而帶來的就業人口,政府應該要進行什麼樣的兒少影響評估,根據四大元素,兒少們提出:(1)表達意見機會:要邀請兒少代表參與規劃。每個小孩都要有自己的信箱反應意見。(2)要保留土地來增設學校及兒少活動空間。(3)要編列充足的經費聘任老師。要有完整的師資培訓計畫才能聘到足額教師。(4)要全面規劃住家-園區-學校間的大衆交通系統。(5)政府部門的回應:應有回應單位窗口及實施進度還要定期跟兒少說明。
▲新竹縣府舉辦「114年度新竹縣提升兒少參與及充權培力計畫-學生權益工作坊」。(圖/竹縣府提供)
第二輪討論則為兒少過勞,議題包含上課時間過長但下課時間太短、上課肚子餓但規定不能吃東西‘當法規明訂早自習可以自由參加,學校卻記警告怎麼辦?
參與的兒少紛紛回饋本次工作坊非常有意義,透過老師帶領思考何為兒少權益及表達意見的重要性,引導思考關心與自身息息相關問題,另也透過團體討論,可以形成具體訴求,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參加相關講座或活動。
▲新竹縣府舉辦「114年度新竹縣提升兒少參與及充權培力計畫-學生權益工作坊」。(圖/竹縣府提供)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兒童與少年不只是權利的受益者,更是公共政策與校園文化的積極參與者。未來縣府將持續舉辦更多充權活動,鼓勵學生發聲,培養思辨與行動力,為自己也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