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及女山友遇難.8歲孫報案 留守人制度遭批「失靈」
這次山難導致2名經驗豐富的山友遇難,而且是8歲孫子用外公的手機報案才脫困,而依照規定,登山前必須填寫登山計畫申請書,而且要留下緊急聯絡人電話,也就是所謂的「留守人」,有山友就質疑,為什麼最後報警的是8歲孫子,而不是留守人?而且遇到颱風天氣,留守人更應該掌握動態並通知撤退,留守人制度顯然失靈,但也有山友認為,山上狀況多變,留守人不見得能隨時連絡上,因此登山者要有完整的撤退計畫,千萬不要逞強而發生危險。
攀登3500公尺的可樂可樂安山,坐在山頂享受藍天白雲圍繞,這是攀登南三段最美麗的時刻,路線雖然難度不是最高,但需要走上10天,沿途天氣是最難預料的因素,山友彭瑞禎說:「帳棚壞掉的話,你要把裝備先曬乾,帳篷即便是壞掉的話,你晚上還可以裹著它,熬過一夜。」
2名資深山友失溫遇難,其他山友質疑,為什麼最後報案的是8歲孫子?而不是緊急聯絡人?依照規定,登山前必須填寫登山計畫申請書,這次登山的3人,除了有填寫姓名、聯絡電話住址、嚮導、入山事由、前往地點、停留時間之外,還留下緊急聯絡人連絡方式,也就是留守人,但3人12日遇上颱風,家屬直到16日才報案,卻不是留守人報案,難道留守人制度失靈了嗎?
其他山友指出,山難事故通常是一連串錯誤疊加,經過3天後氣象資訊更新,更確定颱風南移,也意味更危險,留守人得通知隊伍並要求撤退,等警察機關通知就太晚了,宣導影片說:「我會幫妳聯絡隊友,如果保暖衣物很濕不要穿它。」政府製作影片,強調留守人的重要性,他不但要了解整體行程規劃、颱風風險評估,最重要的是後勤聯繫,和隊伍約定聯絡方式和地點,協助下山聯繫報案。
不過也有山友認為,山上手機訊號不穩,家屬經過3天才報案,並不是完全不合理,山友彭瑞禎說:「到了可樂可樂安山,到了無雙山這一段路,幾乎沒有訊號,那應該15日他就要到無雙山的,16日他會上到郡大林道,郡大林道那邊訊號就很好了(才會聯繫)。」
山友透露,山區狀況多變,留守人常常無法第一時間聯繫上隊伍,登山者常常必須當機立斷,除了善用地圖和氣象APP,掌握最新氣象動態,並擬定各種撤退計畫,到了停損點就要立刻下撤,畢竟確保所有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