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靈長類並非源自熱帶叢林,而是冰天雪地的北方

明日科學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 高 詩豪

長久以來,教科書總把靈長類的起源與熱帶雨林劃上等號,但一項由英國雷丁大學主導的新研究顛覆了這個觀點。科學家透過化石紀錄與統計模型,重建了 6,500 萬至 4,780 萬年前古代靈長類的棲地,結果顯示牠們最早可能生活在北美洲嚴寒多變的環境中,而非溫暖潮濕的叢林。

研究指出,最早的靈長類祖先棲息地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則嚴寒結冰。這意味著牠們必須具備強大的適應力,甚至可能像現今的馬達加斯加侏儒狐猴一樣,以「冬眠」的方式度過寒冬。這種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策略,或許正是靈長類後來能廣泛擴散、快速演化的重要推手。

研究團隊分析了不同時期靈長類的氣候轉換路徑:最初從寒冷氣候出發,逐步過渡到溫帶,再進入乾燥環境,最後才抵達熱帶雨林。換句話說,熱帶並非靈長類的起點,而是演化旅程的「終點站」。

遷徙距離與環境惡劣速度高度相關

圖展示了靈長類如何在不同氣候變化速度下遷徙與演化: (A) 當地氣溫越高,靈長類的遷徙距離(DPATHWISE)也越長,代表牠們會走得更遠。 (B) 氣溫變化速度(LTRATE)越快,靈長類的遷徙距離也越長,顯示快速氣候變遷迫使牠們大規模遷徙。 © 降雨變化速度(LPRATE)同樣推動更長的遷徙距離。 (D) 隨著時間演進,演化分支數(NCPATHWISE)持續增加,反映靈長類物種多樣化的累積過程。 (E) 當地降雨量(LP)則和分支數呈負相關,顯示穩定、潮濕的環境反而減少了新物種的出現。 (F) 但當降雨變化速度加快(LPRATE),分支數顯著增加,顯示氣候不穩定促進了物種分化。圖/(PNAS)

靈長類的遷徙距離與環境變化速度息息相關。當氣候快速惡化時,牠們被迫遠距離遷徙,平均可達 561 公里;若只在相似但不穩定的環境中轉換,遷徙距離則縮短至 137 公里。這種不斷的遷徙與分化,推動了靈長類多樣性的形成。

研究作者強調,這項發現不僅重寫了靈長類的起源故事,也對現今物種面對氣候變遷提供了啟示。正如古代靈長類在嚴酷環境下展現韌性,現代靈長類的存續,也將取決於牠們應對快速環境變化的能力。

這篇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Avaria-Llautureo et al(CC BY 4.0)

圖片來源:PNAS(CC BY 4.0)
參考論文:
1、The radiation and geographic expansion of primates through diverse climates

PNAS

延伸閱讀:
1、靈長類社交行為的起源?野生黑猩猩首次被拍到分享「帶酒精」水果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兩低壓包夾 中南部週三前注意短延時豪雨

自由電子報
02

高鐵自由座塞爆!害對號座旅客上不了車 業者曝因應措施:提升品質

CTWANT
03

接連風災重擊嘉義瓜果溫室──政府重建補助創新高,為何復耕之路仍迢遙?

報導者
04

9月全面下架4G 699吃到飽?遠傳:仍有2通路可辦

自由電子報
05

高雄鴨肉飯名店…拒收「5個一元硬幣」被洗1星!老闆無奈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田徑轉戰棒球 錢可倫永遠自信

中華日報

南市2校午餐勇奪午星獎

中華日報

中元不燒金、空氣更清新 中市環保局:祭祀環保新紀元持續擴展

觀傳媒

學習無礙 教育輔具補助 92生受惠

中華日報

(有影片)/悲慘!上班才2天就翻車 62歲阿姨淪詐騙車手

觀傳媒

緩解孩子就醫壓力 臺中榮總兒童門診變身「侏羅紀公園」 候診充滿探索樂趣 

觀傳媒

宜棲台南 崑大USR帶教師認識濕地

中華日報

桃園龜山公車停靠站遭追撞九人受傷 波及電箱停電台電搶修六小時復電

觀傳媒

小尖兵防災夏令營 老少共學

中華日報

玲玲颱風今晚恐生成!專家揭對台影響「這1事」要注意

民視新聞網

佛像撤下風波 檢察官臉書發文:清官可恨,貪官可惡 

觀傳媒

開獎了!威力彩頭獎上看2.7億 最新獎號出爐

台視

學生進行彭祖體驗 體驗年老後的不便

台灣生活新聞

龍德廟埕聽音樂 認識不同樂器演奏方式

台灣生活新聞

拳擊×潛水雙棲教練凱順:擂台上的專注、海底裡的平靜

CTWANT

嘉義同鄉會捐助百萬善款助災後重建

觀傳媒

藍色起源第二枚新葛倫火箭,9 月底將發射 NASA 火星雙探測器

科技新報

彰化縣資訊科更名「數位發展科」 強化數位治理與資安防護

觀傳媒

淡水海天段新建青年社宅 動土

中華日報

退除役官兵照顧再升級 彰化榮服處與校友會合作互助

觀傳媒

「鯨豚博物學:從牠們的聲音到我們的責任」講座歡迎參加

勁報

超商聯名「南機場夜市」 把山內雞肉、圓仔湯搬進店賣

EBC 東森新聞

114年桃園微型創業獎勵計畫啟動 蘇俊賓:讓技職青年創業路不孤單

台灣好新聞

桃園運具低碳聯盟 成軍

中華日報

佛光會募血5萬餘西西

中華日報

國3彰化段坑洞害20車爆胎 車主等嘸合理賠償氣炸

EBC 東森新聞

核三重啟公投 周春米:是捉弄更是糟蹋

中華日報

善化興華市地重劃區動土

中華日報

中元普度將至 嘉市推新紙錢三燒

中華日報

拆除七股頂山國小 地方有異見

中華日報

區區有充電站 第二批上線啟用

中華日報

巷仔Niau牽紅線 12景點浪漫現身

中華日報

善化茶文化交流 桂林油茶飄香

中華日報

國1造橋交流道動土 118年完工

中華日報

竹縣匠心之夢 奪法國設計金獎

中華日報

楊文科偕新竹瓦斯 星國取經

中華日報

城隍起駕 宜蘭水燈節登場

中華日報

竹市三民國中通學步道 完工

中華日報

設籍北市但未在北市就學學童也適用 「鮮奶週報」2.0  9/1上路

台灣好新聞

9月全面下架4G 699吃到飽?遠傳:仍有2通路可辦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