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風暴還沒完…當衝突有利可圖,「不和解世界」5個新經濟典範
6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史無前例的決定轟炸伊朗3個核設施,加入中東戰局。這是自1979年以來,西方國家對伊朗採取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
然而6月24日截稿前,在川普宣布停火協議後,以、伊雙方也表示接受,但隨後又傳出以色列指控伊朗射飛彈。
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戰火連連的新世界,這場中東危機真的過去了嗎?它又會如何牽動後續的經濟與我們的生活?
以下5個問題,將帶領我們理解,這場風暴帶來的新經濟格局。
Q1你會怎麼描述目前的中東狀況?
我們為什麼需要關心它?就算雙方停火,但不會和解。
我們得習慣接受這個衝突不斷的新世界。
其實,這場戰爭,踩了很多的紅線。
一,去年4月,當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使館,多名伊軍將領被殺時,伊朗首次還擊以色列本土,就已打破1985年來,雙方只打影子戰爭的慣例。
二,去年7月,以色列在伊朗本土暗殺哈瑪斯領袖,這是以色列首次在伊朗本土動手。
三,去年10月,伊朗發射比4月多1倍的飛彈轟炸以色列,伊朗的說法跟現在差不多:以色列停、伊朗就停,但結果卻是惡化。
之後,美國參戰,打破46年來的遊戲規則。而就算雙方暫時停火,但《經濟學人》分析,伊朗仍不會輕易放棄核武計畫,以色列也因此有再度以武力打擊伊朗的誘因,未必能輕言永久和平。
大家的信任基礎已經消失,而且即便停火,伊朗的核問題還是沒有從根本解決,始終會成為大家的心頭刺。
所以,我們該更焦慮嗎?其實不是。
經濟市場早已經習慣這種不穩定的脈絡,所以你會看到反映投資人信心的恐慌指數(VIX),在美國空襲伊朗後未明顯攀升。
Q2中長期,若中東狀況繼續惡化,
會導致第四次石油危機?就趨勢來看,現代經濟已和石油逐漸脫鉤,人們不再像50年前那麼依賴石油了。
麥肯錫(McKinsey)研究報告指出,這主要由兩股力量促成。
一,服務業崛起。二,技術進步。
這就使石油占經濟的重要性下降。據麥肯錫計算,2007年,石油與經濟成長相關性為0.8,如今降至0.3,「幾世紀以來經濟成長與能源需求間的連結,將開始脫鉤。」
Q3油價若中東衝突飆漲,
不是會通膨惡化、物價上升?自川普推動關稅之後,輿論擔心進口品將會漲價,導致通膨惡化,如今又碰上美國可能捲入中東戰事,油價如果上漲,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對通貨膨脹恐怕是雪上加霜。
不過從現代企業的成本結構來看,石油已不是關鍵因素。
事實上,通膨的最主要成因,不在關稅或油價,而在央行的貨幣政策。
Q4美國捲入中東衝突,美元會轉強?
未來匯率趨勢如何?今年4月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市場對美元資產信心流失,「拋售美國」成為主流,美元指數不斷走低。
但美國空襲伊朗,市場避險情緒升溫。6月23日,新台幣兌美元大貶逾2角,日圓也貶破146元價位,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貶至7.19。美元似乎又重拾強勢地位。
然而長期來看,導致美元走弱的大環境因素仍然存在。
Q5我們該用什麼眼光,看待這場衝突下的新經濟架構?
一,這場地緣衝突或許意味著「得石油者得天下」時代即將結束。因此,未來的新經濟架構,不再是建立在石油這類天然資源之上,而是建立在誰能更有效率的發揮人的腦力之上。「得人才者得天下」,這才是未來經濟的真面貌。
二,未來世界更加分裂,美國不再獨大的時代來臨。在可見的未來,世界已從美國獨大,分裂為各自為政,典範轉移正在出現,我們必須在自己的資產配置上,更多元,更包容性的看待這些變化,才能因應未來。
看更多商業周刊內容》
別再安靜離職了!2025全球竄紅的職場新潮流:「安靜蓬勃」,你跟上了嗎?
如何避免選錯人當主管?真本事人才都看這3種能力
全美爆紅!穩定幣是什麼?能賺錢嗎?怎麼買?一次看懂
酷澎618開720元時薪搶人力,在玩哪招?為何對手該繃緊神經?
一開口就讓外國客戶臉僵⋯這5句英文別再說,真的會很尷尬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