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稅 20%】半導體稅率尚未公布,勤業眾信:應盡快進行供應鏈評估及重組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時間晚間 7/31 簽署行政命令,公布對各國修正後的對等關稅。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 20 %,高於同屬半導體供應鏈的主要國家如德國、荷蘭、日本與韓國的 15%,與越南的 20% 相同。
不過賴清德總統稍早在 Facebook 發文,表示美方先對台灣公布「暫時性關稅」20%,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他也提及,台美雙方後續也將就供應鏈合作及半導體 232 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
由於各國本身對美國出口主力商品不同,美國要求改善之貿易及非貿易措施不同,相關貿易協議細節仍待進一步協商。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經此一役,宣告高關稅時代來臨,但是以日本、越南為例,台灣仍可持續對美國溝通更完整投資規模、對美國產製品市場開放程度,以爭取調降。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也告訴《TechOrange》,基於賴清德總統表示關稅 20% 可能再降,他們認為目前還要再觀察,並將於今日下午對外發表看法。
半導體 232 條款稅率未定,各國動向仍待觀察
不過,半導體232條款徵稅結果尚未宣布,勤業眾信間接稅負責人洪于婷資深會計師分析,台灣、日本、韓國主要對美輸出的產品多在 232 條款範圍中,也同屬半導體供應鏈主要國家,232 條款稅率的後續發展也可能牽動半導體供應鏈變動,特別是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之國家。
洪于婷也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供應鏈中許多關鍵生產要素並未涵蓋在 232 條款範圍,例如半導體生產過程使用的特殊化學品等,這類產品將受到對等關稅稅率影響。
根據《工商時報》,台灣半導體業者認為,對等關稅 20% 對上游 IC、晶圓代工的直接影響不大,但終端需求勢必因為漲價而遭受壓抑;而現在的對等關稅,也正在給半導體關稅壓力,迫使更多的半導體供應鏈移往美國。
勤業眾信:企業應盡快進行供應鏈評估及重組
勤業眾信認為,美國剛通過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鼓勵半導體產業在美國設廠,就反映了美國政府目標透過租稅優惠和關稅措施雙管齊下,讓半導體供應鏈可以回歸美國。
洪于婷指出,即便半導體關稅仍存在不確定性,企業預期將加速半導體供應鏈調整生產基地,供應鏈將更為分散。同時,企業不只要關注美國貿易及關稅政策,也須關注整體供應鏈上下游包括歐盟及亞洲各國因應川普關稅變革採取之應變或甚至報復措施。
她建議,企業須考量各項關稅稅率與非關稅政策適用的範圍,或者供應鏈既有供貨模式如被迫改變,須盡快完成供應鏈開放市場後衝擊評估,並準備多套劇本,因應不同之情境及考慮不同之策略選項。
- 立即報名 8/13【製造業資安論壇】,鴻海科技集團、台達電子、SEMI、資策會、Google Cloud 等重磅講者解密供應鏈必備的資安原生思維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The White House、賴清德、勤業眾信、《Bloomberg》、《經濟日報》、《自由時報》、《工商時報》,首圖來源:擷取自 The White House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