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海線照護共好 桃園醫院住宿長照機構新建工程動土
為強化高齡友善照護資源、回應海線地區長期照護需求,衛福部桃園醫院於今(5)日舉辦「打造在地安心照護」長照機構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特別邀請中央與地方各界貴賓共襄盛舉,一同見證這座承載醫療使命與永續關懷的新里程起點。該工程總經費逾新台幣7億元,預定於116年竣工,未來將提供200床住宿式專業照護空間,為觀音、新屋及沿海社區注入全新照護動能。
隨著高齡人口快速增長,雖國人平均壽命已突破80歲,然而健康餘命延長有限,失能、慢性病與長期照護需求日益迫切。院方指出,目前觀音區僅有一家護理之家,整體長照機構明顯不足。此次由桃園醫院主導的新建工程,從107年起即依循政策方向,展開多面向可行性評估,並結合桃園市「大坡腳樂活園區」整體發展架構,期盼打造一處融合專業醫療、長照服務與人文關懷的全新照護據點。
未來機構將提供失能長者照護與身心障礙安置等多元服務,涵蓋不同功能退化程度的住民需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長楊南屏強調,這不僅是新增床位,更是擴展「以人為本」的整合照護量能,將為家庭照顧者減壓、為高齡者提供有溫度的生活支持。
桃園醫院院長楊南屏指出,醫院自創院以來,深耕桃園在地醫療已歷數十年,如今啟動長照新建計畫,是對偏鄉長者的一份責任與承諾。他表示:「觀音、新屋地區雖屬離都偏遠,但照護需求絕非邊陲,反而更應優先投注。我們希望,這裡不只是住宿機構,而是讓長輩感到安心、家屬得以放心的第二個家。」
他也進一步說明,未來機構營運也將導入醫院核心醫療專業,串聯長照與健康管理的每一環節,並整合在地志工與社區網絡,打造一個充滿尊嚴與溫暖的生活場域。「這項工程是新建設的開始,更是我們實踐社區醫院角色的一大步——讓醫療照護回歸到人的連結、家的溫度。」
楊南屏表示,隨著社會邁入高齡化,醫療服務勢必不再侷限於醫院圍牆內,而需走進社區、走近家庭。本案不僅是硬體的擴展,更代表一場照護理念的革新,藉由醫療與長照的無縫整合,提升長者生活品質,實踐永續與共好的價值。
在地方深耕、醫療串聯、照顧共好的願景下,桃園醫院長照新建工程正式啟動,象徵著高齡社會下醫療與照護融合發展的嶄新篇章。這不僅是今日的動土儀式,更是一個關於未來、關於承諾的溫柔開端。
更多新聞推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