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獲利雙創新高!星展總裁揭示發展新藍圖:以亞洲的銀行自居 穩居台灣外銀No 1
星展銀行(台灣)整併屆滿兩周年之際,星展集團董事會再度來台舉行,展現對台灣市場的高度重視與長期承諾。受惠於營運規模擴大與整併綜效的全面發揮,星展銀行(台灣)在 2025 年上半年繳出亮眼成績單,總收入達新台幣 165 億元,年增 10%;稅後盈餘更大幅攀升至新台幣 44 億元,年增高達 65%,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穩居台灣最大外商銀行的領導地位。
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陳淑珊表示,台灣一直是星展集團的策略發展重心。她強調:「星展不是一間世界的銀行,是一間亞洲的銀行。」
陳淑珊細數,多年來,星展以實際行動展現深耕台灣的承諾,透過一系列重大收購與整併,包括 2008 年收購寶華銀行、2017 年完成澳盛銀行在台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移轉,以及 2023 年整併花旗(台灣)銀行消金業務,逐步擴大在台佈局。這些策略不僅強化了星展在台灣的市場地位,也提升了其在面對市場波動時的應變能力,能夠協助客戶進行避險,並提供多元化、具韌性與獨立性的解決方案。
在全球經濟波動與產業轉型的背景下,星展銀行積極推動創新策略,以維持台灣金融業的長期增長與競爭力。
首先,在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方面,星展已開發超過 1500 種 AI 模型,廣泛應用於財富管理、風險控管、客服與營運流程,並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提升內部效率與客戶體驗。例如,內部工具 DSGPT 已有七成員工使用,預計今年可為集團帶來約 10 億新幣的收益。此外,星展也積極建構數位資產生態系統,涵蓋從掛牌、發行(tokenization)、教育貿易到場外服務,以因應全球數位資產市場快速成長的趨勢。
在財富管理領域,星展銀行以開放平台為核心策略,不持有自有產品,而是協助客戶尋找最佳的第三方投資方案。針對台灣市場的獨特需求,陳淑珊指出,星展推出「理財 2.0」與高雄專區等創新服務,並引進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如無需信用評等的債券、私募股權基金與保險融資等。台灣的財富管理市場呈現出財富與產業緊密連結、世代傳承需求強烈、客戶高度國際化與數位化偏好等特性。星展透過 AI 與數位平台,降低交易成本,將財富管理服務普及至新富階層與中小企業,擴大服務範圍。
在企業金融方面,星展協助台灣企業應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關稅變動,積極拓展至東南亞、中東與印度等新興市場,並提供跨國併購諮詢與融資服務,協助企業進行全球佈局與風險分散。此外,星展也大力推動永續金融與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投入 890 億新幣於可持續融資與 380 億新幣於綠色貸款,並推動十年 10 億新幣的社會回饋計畫,關注貧困與弱勢群體,透過員工培訓建立負責任的文化。
面對市場波動,星展展現高度彈性與韌性,靈活管理資金並協助客戶進行避險,特別是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即使面對短期經濟放緩,星展仍看好台灣在財富管理、企業海外佈局、科技投資與 AI 應用等領域的結構性增長機會,持續將台灣視為核心市場進行長期投資。
然而,台灣的監管環境與產業結構也對金融機構的發展策略產生深遠影響。陳淑珊認為,台灣以製造業為經濟核心,特別是半導體產業如台積電,導致金融業在政策與人才吸引力上相對次要,監管機構雖逐步開放財富管理與創新金融產品,但步調相對保守。
陳淑珊建議,監管機構應加速金融創新與開放步伐,擴大沙盒機制的應用,並鼓勵金融服務普及至更廣泛的客群。至於金融機構則應堅持開放式平台策略,持續投資數位化與 AI 技術,強化國際化服務能力,並關注世代傳承與多元化需求。她強調,星展銀行將持續以台灣為核心市場,展現長期承諾與韌性,攜手客戶迎接全球挑戰,引領台灣金融業邁向更具創新與永續的未來。
更多鉅亨報導
•0手續費吸客7.2倍!星展跨境匯款與簽帳金融卡雙引擎 優化全球支付體驗
•星展上半年企業及消金手收成長17%創新高 集團獲利同締新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