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翁捐9戶豪宅給行天宮 法院判「精神錯亂」2戶無效
台北市89歲張姓老翁2022年底將名下9戶總價逾億元房產捐贈給行天宮,經公證後辦理移轉登記。老翁養女控訴父親多年患有精神疾病,簽約時已無辨識能力,懷疑遭人趁機詐財,遂提起民、刑事訴訟。台北地方法院日前作出民事判決,認定張翁當時確處於「精神錯亂」狀態,宣告信義區2戶房產捐贈無效,移轉登記須塗銷;其餘7戶則由士林地院續審。
判決指出,張翁在2022年11月30日與行天宮簽署「捐贈契約書」,翌年1月13日將契約送件,1月17日由松山地政事務所以「贈與」原因完成過戶,標的物為南港7戶與信義區2戶,共計9戶房產,不過實際完成過戶的僅有信義區2戶。
養女主張,張翁長年因慢性妄想型思覺失調症與輕度失智症所苦,時常語無倫次、邏輯鬆散,甚至懷疑他人要害他或偷錢,已不具備處理財產與判斷行為後果的能力。她認為,行天宮明知老翁狀況仍簽約受贈,侵害了父親的權益。
行天宮則反駁,強調捐贈完全是張翁的自主意願,並非外界所稱「被迫」或「被騙」。過程有公證作業,張翁親自提供身分證影本、印鑑章與印鑑證明,委託地政士辦理移轉登記。行天宮主張程序合法,且老翁當時神智清楚,因此贈與契約應屬有效。
法院調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陽明院區)與恩主公醫院的診斷報告,並參考2023年9月的精神鑑定,結果顯示張翁罹患「慢性妄想型思覺失調症」與「輕度失智症」,病程長達20至30年。鑑定醫師更證稱,張翁長年出現「有人要偷錢、害他」的被害妄想,加上失智惡化,早已影響其現實理解與判斷能力。
法院認定,張翁在簽約與過戶時屬於「精神錯亂狀態」,依《民法》第75條與第767條規定,契約及移轉登記均屬無效,裁定行天宮必須將信義區2戶的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
在刑事調查方面,張翁養女指控行天宮董事長吳岳羽明知老翁失智,仍詐騙其簽下捐贈契約。但台北地檢署今年5月認定,張翁在公證過程中手寫文件清楚,回答稅務與房產問題時條理分明,因此不起訴。不過,台灣高檢署認為偵查未臻完備,已於7月發回北檢續查,目前仍在偵辦中。
除了已判決的信義區2戶,其餘南港7戶房產,養女已向士林地院提起塗銷訴訟,估價超過1.5億元。不過,因裁判費仍有短繳部分,法院已裁定限期補正,否則將駁回訴訟。案件仍待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