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特朗普不懂中國留學生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說中國留學生的問題在於“愛黨愛國”的話,那麼特朗普讓他們愛得更深了。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不久,就拿中國留學生當靶子,以國安理由收緊審查和簽證,讓很多中國留學生感到恐慌。本周一,特朗普在對媒體談到美中關系表示,美國將允許60萬名中國學生進入美國大學學習,中國留學生“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他們,美國大學系統將“很快崩潰”(go to hell very quickly)。
特朗普讓中國留學生更加“愛黨愛國”
顯然,很多中國留學生會認為:是習近平和中共的強硬,“打得特朗普滿地找牙”,不得不“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把吐出的口水又舔回去”。正如中共宣傳機器一再灌輸的那樣:祖國強大了,就沒有人敢欺負我們了。
就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而言,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事實:身為美國總統,他在完全不了解彼此籌碼的情況下,就虛張聲勢,胡亂出牌;習近平反倒顯得不慌不忙,沉著迎戰,痛擊其要害。特朗普不得不收回成命,甚至巴結討好,Tiktok不禁了,芯片也放行了,現在中國留學生也“很重要”,成了美國高校的救命稻草了。
更重要的是,習近平和普京都明白,中國留學生也明白,特朗普對他們作為獨裁者“羨慕嫉妒恨”,也正在當他們的學生,在美國搞“國進民退”。在這方面,不僅中國留學生對他很重要,中國的整個專制體制對他都很重要。
到底什麼東西對美國大學很重要?
特朗普說,沒有他們中國留學生,美國大學系統將“很快崩潰”。這說明他完全不了解美國大學,也不了解中國留學生。
美國大學之所以能吸引中國留學生,並不是因為特朗普炫耀的他和習近平是“好朋友”。事實上,習近平真正的好朋友是普京和金正恩,但是很少有中國人想去俄羅斯和朝鮮留學。
美國諸多大學在成為世界頂尖大學的歷程中,中國留學生鳳毛麟角。19世紀中葉,美國學者赴德國學習,引進了洪堡大學模式,成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種模式強調學術自由、教學和科研並重,確立了現代大學的基本形態。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讓歐洲的大量人才流向美國大學,而美國政府也在尊重學術自由的前提下大力資助各種科研,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傑出人才,讓美國高校成為學術堡壘和前沿。
在冷戰期間,美國的學術自由,成為對抗黨國體制蘇聯的重要力量。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大學才成為求知若渴的中國留學生的負笈之所,也成為中共盜竊科研成果的目標。
特朗普政府正在做的事情,是通過行政命令和部門行動,將聯邦資助與大學的政治順從掛鉤,侵蝕高校的自治和學術自由。
長此以往,中國留學生對美國大學再重要,他們也不會來了。60萬中國留學生和他們支付的昂貴費用,對朝鮮更重要,他們怎麼就不去呢?
長平是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他目前是德國之聲專欄作家、中國數字時代執行主編以及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