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罕病肺動脈高壓可致心衰竭!成大醫院打造整合照護 助患者回歸人生正軌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9月05日01:3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由於肺動脈高壓通常預後不佳、病情進展迅速,目前國際建議一經診斷就應採用至少兩種藥物以上的合併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但可能致命的疾病,由於症狀不典型導致早期診斷困難,常被誤診或延誤治療。成大醫院副院長許志新教授指出,醫療技術進步已讓患者的預後有所改善,院內也建立了多專科整合照護模式,幫助提升患者照護品質,呼籲民眾應重視相關症狀,及早就醫診斷。

何謂「肺動脈高壓」?醫籲高風險族群應警惕

許志新副院長說明,肺動脈高壓的發生,是因為肺動脈內皮細胞功能失調,造成血管收縮與舒張功能失衡,加上平滑肌細胞異常增生,使血管變得窄、厚且不規則,導致肺動脈血壓與阻力升高,右心因輸出血液阻力增加而變厚、變大,進而壓迫左心臟,使左心輸出量降低,可能導致休克、危及性命。其中,右心衰竭為肺動脈高壓的主要死因。

除了罕見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外,許志新副院長也提醒相關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惕:常見病因還包括基因相關、結締組織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症、乾燥症)、先天性心臟病、HIV感染、肝臟引起的門脈高壓、寄生蟲感染,以及某些藥物(如安非他命)等。

肺動脈高壓症狀不典型 右心導管檢查是確診關鍵

心臟學會將肺動脈高壓症狀歸納為口訣「喘、咳、血、腫、暈」,具體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血、下肢水腫、暈厥或昏厥。許志新副院長指出,這些症狀常被誤以為是過度緊張、疲勞引起,或被誤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病等常見疾病,導致延誤治療時機。若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或下肢水腫,應盡早求醫,以找到真正的病因。

「右心導管檢查」在肺動脈高壓診斷中扮演關鍵角色,能夠直接測量右心壓力、心輸出量,以及肺動脈壓力和阻力,為疾病提供完整的評估。雖然屬於侵入性檢查,但許志新副院長強調,右心導管從靜脈進入,且有醫療團隊全程監督,風險相對可控。民眾若懷疑自己出現相關症狀,應積極接受檢查,勿錯過治療黃金期。

肺動脈高壓病情進展迅速 國內外治療趨勢一次看

由於肺動脈高壓通常預後不佳、病情進展迅速,目前國際建議一經診斷就應採用至少兩種藥物以上的合併治療。許志新副院長說明,肺動脈高壓成因複雜,使用不同作用機轉的藥物進行治療,有望讓病情獲控制,國際研究也證實可能有助於改善患者預後。

在台灣現行制度下,目前起始治療一般採用單一藥物治療。許志新副院長表示,與合併多種藥物的療程相比,單一藥物治療可能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明顯改善,因此要更密切地追蹤患者病情狀況。若患者接受治療後未達到低風險目標,醫療團隊通常會盡快為其申請第二線藥物,啟動合併治療,唯實際治療選擇需根據患者個別情況進行評估。

成大醫院著重肺動脈高壓診治 多專科團隊共同協助

許志新副院長為國內肺動脈高壓專家,多次前往國外參與學術交流,掌握疾病治療的最新發展趨勢,幫助提升國內患者的診斷、治療和照護品質。成大醫院多年來也著重於肺動脈高壓的診治,目前有近350位第一型肺動脈高壓患者,其中約70位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以罕見疾病而言,在亞洲地區屬患者規模較大的醫學中心。為落實早期診斷,成大醫院積極提高院內醫師對肺動脈高壓的認知,以便在非典型症狀出現時及早揪出疾病,同時也將前述高風險族群列為篩檢對象,避免錯過治療時機。

此外,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等結締組織疾病所引起的肺動脈高壓為例,除了肺血管本身受損,患者常合併心、肺等器官發炎或纖維化,治療和照護也更加複雜。對此,成大醫院建立了多專科團隊整合照護(MDT)模式,包括不同專科醫師,以及營養師、藥師和個案管理師等成員,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療和生活協助。

確診別再恐慌!積極治療有望重拾生活品質

許志新副院長表示,過去肺動脈高壓常因預後不佳,讓患者和家屬感到恐慌。隨著醫療進步,患者只要配合醫療團隊規律服藥、定期回診,都有機會控制病情。成大醫院也將病患和家屬視為醫療團隊的一份子,鼓勵他們與團隊密切配合,以應對肺動脈高壓患者的各種突發狀況。

治療目標不僅是控制疾病,也希望能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團隊致力於幫助患者重建生活功能,鼓勵他們返回職場,重拾人生的價值和尊嚴,更是有病友成為了成大醫院的同仁。許副院長指出,在醫師指示和充分準備下,患者還是有機會去運動、旅行等,逐步讓生活回到正軌。

【延伸閱讀】

手指、嘴唇偏黑又易累? 輕熟女驚罹「肺動脈高壓」

70歲老翁活動喘竟是心臟「破空」 1修補方式防不可逆肺動脈高壓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