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等關稅暫定20%高於日韓 專家揭「232條款」才是關鍵
美國白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宣布最新「對等關稅」政策,自8月1日起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個貿易夥伴調整關稅稅率。台灣輸美商品暫定課徵20%關稅,儘管較4月初公布的32%大幅下調,但仍高於日本與韓國的15%,引發各界關注。行政院表示,該稅率屬「暫時性」,台美雙邊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將持續爭取最終協議與更優惠待遇。
根據白宮公告,本次「對等關稅」政策中,台灣適用的稅率為20%,與越南相同,略高於泰國與柬埔寨的19%,但顯著高於日本與韓國的15%。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則透露,針對半導體產品的「232條款」調查結果,預計將於兩週內公布,市場普遍認為,該調查結果將對台灣科技出口結構帶來實質影響。
據悉,所謂「232條款」,係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進行調查,評估進口產品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一旦認定構成風險,美國總統可依法加徵關稅、限制進口量或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雖然此次關稅調整引起市場震盪,但根據《ETtoday財經雲》的報導,法人分析,目前台灣主要出口美國的高科技產品,如半導體、伺服器、藥品原料、關鍵零組件等,皆列入現行《關稅豁免清單(Annex II)》及總統備忘錄範圍內,不受此次稅率變動影響。
統計顯示,台灣對美出口中,自動資料處理設備相關單元佔比高達47.6%,伺服器整機25.9%、積體電路6.8%、電腦零組件8.2%,合計逾九成出口值將不受新稅率波及。
不過法人也警告,「232條款」的調查涵蓋範圍廣泛,除半導體與製造設備外,亦包括終端產品如手機、伺服器與資料中心設備等。若美國根據調查結果實施新一輪課稅,恐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重大衝擊。
根據美方程序,一旦「232條款」調查完成並提出報告,美國總統需在90天內做出是否加稅的決定,並經公告期後生效。若川普政府於8月初公布結果,最快9月中旬至10月初即可能上路,給各國協商時間相當有限。
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表示,美方已通知目前對台關稅屬暫時性安排,在雙邊協議尚未完成前先行適用。台美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將持續磋商稅率及供應鏈合作等議題,爭取最佳結果。
卓榮泰強調,感謝副院長鄭麗君與政務委員楊珍妮率領談判團隊,依據總統賴清德交付的「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保障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四大任務,積極與美方展開多輪實體與視訊談判,目前大部分協議內容已完成磋商,下一步將繼續洽談232條款相關關稅優惠與最惠國待遇。
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亦指出,暫時性關稅主要因美方談判時程安排所致,雙方尚未召開總結會議。後續若協議完成,不排除再次調降稅率。台灣也將仿效歐盟與韓國,爭取豁免關稅待遇,為高科技產業在美中貿易變局中爭取更有利地位。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