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天天吃!心臟名醫揭「9大偽健康食物」低脂、零糖不一定瘦!
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飲食蠻健康的?早餐來碗「全穀麥片」、上班喝無糖汽水、假日偶爾吃點植物肉堡?但在美國心臟科權威醫師桑杰.博傑拉吉(Dr. Sanjay Bhojraj)眼裡,這些看似健康的選擇,其實藏著讓血管「默默變老」的陷阱。
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CNBC》報導,這位長年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名醫發現,許多生活作息良好、甚至沒有壓力的病人,仍舊逃不過心臟病的魔掌。真正的兇手,往往不是三高或壓力,而是那些打著「低脂」、「植物性」、「對心臟有益」標語的偽健康食物。以下是他列出的9種「給錢也不吃」的地雷食物清單:
1.含糖早餐麥片
別被「全穀」或「強化維生素」的包裝字樣騙了!這些早餐麥片的糖分有時跟甜甜圈不相上下。博傑拉吉指出,長期食用會導致血糖劇烈波動、胰島素過度分泌,進而引發胰島素阻抗與慢性疲勞,對血管健康是慢性折磨。建議可以改吃燕麥片,搭配莓果與肉桂,不只天然控糖,還能幫助穩定能量。
2.白麵包與精製澱粉
當穀物被去掉纖維與營養,就剩下容易讓血糖爆衝的澱粉。白麵包、餅乾、白飯這些主食若吃太多,長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與脂肪堆積。建議可以選全穀或發芽穀物麵包,讓碳水也能穩定血糖、保留營養。
3.油炸速食
圖片來源:pexels
炸雞、薯條、熱狗等速食常使用在高溫下易氧化的工業植物油,會產生對血管有害的氧化物。博傑拉吉形容:「每咬一口油炸物,就像拿砂紙在磨你的血管。」聽起來很誇張,但他保證這不是比喻。建議可以改用橄欖油或酪梨油烤製、氣炸,香氣依舊,傷害少一半。
4.加工肉品
火腿、香腸、午餐肉雖然方便,但裡頭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會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還可能讓血壓升高。博傑拉吉打趣說:「如果你的肉保存期比家裡的狗還長,那你該擔心的不是保鮮,而是血管壽命。」想要保持健康的人,可以自己烤雞胸或火雞肉,新鮮切片就能吃得安心!
5.高鈉罐頭湯
圖片來源:pexels
一杯罐頭湯的鈉含量常達每日建議攝取上限的8成以上。長期攝取高鈉會提高血壓與腎臟負擔,進一步增加心臟衰竭風險。想要喝到健康的湯,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煮,可以用新鮮蔬菜與香草或香料調味,味道更香、鈉更少。
6.汽水與能量飲
汽水不只讓血糖飆升,還讓腎上腺與代謝系統疲於奔命。所謂「無糖版本」更危險,人工甜味劑會破壞腸道菌叢平衡。結果就是你以為在戒糖,其實是在幫身體製造發炎。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喝氣泡水,若覺得沒味道的話,可以試著加一些檸檬片或冰鎮花草茶,一樣提神,且沒有副作用。
7.調味奶精
你以為只是加一點奶精?但那其實是混合氫化油、人工香料與糖的「液體炸彈」。長期飲用會導致慢性發炎與血管老化。更健康的吃法其實是使用鮮奶或燕麥奶,自然又順口。
8.人造奶油
圖片來源:pexels
曾被宣傳為「取代奶油的健康選項」,其實是假健康代表。這類產品多半含有反式脂肪,會提高壞膽固醇、降低好膽固醇,讓血管變硬、血流變慢。若想要抹醬的話,建議可以選擇草飼奶油、初榨橄欖油都能取代,又香又真材實料。
9.高度加工的植物肉
「植物性」不等於「無害」,許多素肉、假肉為了模仿肉的口感,添加了大量鈉、人工油脂與化學添加物。博傑拉吉笑說:「如果需要化學博士才能看懂成分表,那它就不該進你的胃。」可以多攝取扁豆、豆類或天然豆腐,營養單純又不負擔。
真正的健康,不是看起來「輕盈」
博傑拉吉提醒,現代人最容易被「健康形象」誤導。食品包裝上的「低脂」、「植物性」或「零糖」標籤,不代表它真的對你的心臟友善。真正的關鍵在於吃得越接近原型,身體越輕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