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又一隻誤闖政治叢林的小白兔?郭智輝需謹慎應對政治敏感議題
Newtalk新聞
核三重啟公投23日投票,國民黨立委蘇清泉12日質詢時關切核三廠議題,稱恆春半島4鄉鎮同意核三延役有75%,非核家園神主牌沒有意義,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你把敦親睦鄰費拿掉,看他們要不要支持?」言論引發各界譁然,包括執政黨地方首長、立法委員都相繼批評「你錯了」、「要有憐憫心」。令人想起首次政黨輪替,同樣朝小野大的民進黨陳水扁政府時期第二任經濟部長宗才怡。宗才怡與郭智輝皆為企業界轉任經濟部長的代表人物,兩人背景與經歷不同,但都因缺乏政治敏感度而在任內引發爭議。
背景與資歷
宗才怡出身台大工商管理系,擁有美國密蘇里大學企管碩士學位,曾在美國擔任行銷經理及加州小城市公所會計主任,後任華航總經理。於2002年2月接任經濟部長,資歷相對單薄,缺乏高階管理經驗,進入政壇前以「企業經理人」形象為主,政治歷練不足,被形容為「誤闖政治叢林的小白兔」。
郭智輝則是崇越科技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身價百億,擁有台北大學企管博士學位,長期深耕半導體、光電及綠能產業,具國際視野與豐富企業管理經驗。於2024年5月20日上任經濟部長,被譽為「最懂半導體的部長」,入閣前備受期待。 相較宗才怡,郭智輝的企業背景更顯赫,資歷更深厚,但同樣缺乏政治歷練。
任內表現
宗才怡任經濟部長僅48天,表現備受詬病。她在立院備詢時常答非所問,例如被問及核四完工時間,竟誤答「核一、核二」除役時間,引發嘲笑。她試圖以「知識經濟」等空洞概念回應經濟政策問題,但缺乏具體內容,顯得生澀無力。 此外,她在部長室機要人事安排上頻頻更換,兩個月內洗牌三次,顯示內部管理混亂,最終因無法適應政治環境黯然下台。
郭智輝上任一年多,提出「境內關外」「境外關內」等策略,試圖結合半導體與AI優勢推動產業發展,展現企業家思維。他強調效率與成本效益,試圖以企業管理模式改革經濟部,但常因缺乏跨部會協調與政策可行性評估,導致構想難以落地。例如,他提出在菲律賓設綠電廠輸電回台,卻未經充分評估,引發質疑後公開致歉。 此外,經濟部內部高層動盪,九個月內三位次長請辭,顯示其領導風格引發內部不滿。
爭議事件
宗才怡的爭議主要源於其政治生疏。她在立院備詢時頻頻被刁難,甚至被要求不得用英文回答,屢次被問倒而情緒崩潰,成為媒體焦點。朝野立委均不留情面,執政黨內部派系鬥爭更讓她備受壓力。 她的「小白兔」自喻成為政治名言,凸顯其不適應官場文化。
郭智輝則因「快嘴」與「慣老闆」心態頻頻失言。例如,2025年3月他以「蒙古症」(唐氏症)比喻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案,引發身障團體抗議,事後公開鞠躬致歉。 他對台電員工抗議回嗆「看不下去可以離開」,被批評缺乏同理心。 此外,他與老東家崇越集團關係密切,頻繁在崇越旗下餐廳宴客、開會,遭質疑違反利益迴避原則。 其在對美關稅談判中被指「狀況外」,甚至脫口曝光談判內幕,進一步損害形象。 綠營內部對其不滿加劇,連資深媒體人周玉蔻都批評其「政治判斷力0分」。
宗才怡與郭智輝比較
宗才怡與郭智輝皆由企業界轉入政壇,均因政治敏感度不足而頻頻失言,但兩人背景與表現有顯著差異。宗才怡資歷較淺,面對立院質詢顯得生澀無助,短暫任期內未能展現政策成效,迅速下台。郭智輝則具備深厚產業背景與管理經驗,提出具企圖心的政策構想,但因缺乏官場分寸與跨部會協調,屢次引發爭議,且領導風格導致內部動盪。宗才怡被形容為「小白兔」,郭智輝則被譏為「老黑兔」,反映其老練卻仍不適應政治環境的特質。
兩人共同挑戰在於企業思維與官場文化的衝突。宗才怡因無法適應迅速退出,郭智輝則在爭議中持續前行,但其部長職位穩定性備受質疑。未來若要成功,郭智輝需更謹慎應對政治敏感議題,並強化與部會及業界的協調能力。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