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堯俐仲介換肝賺千萬 捐錢免囚惹眾怒 名編劇轟:大家該一起生氣!
Newtalk新聞
針對中部換肝名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堯俐仲介病患赴中移植器官,賺取千萬暴利卻僅獲判緩刑,編劇萬君玲透過臉書發文怒轟。萬君玲表示,此判決形同「捐錢免坐牢」,不僅踐踏台灣多年建立的器官移植倫理,更向社會傳遞「犯法有賺頭」的錯誤訊息,引發醫界與社會譁然,她直言「我太生氣了,你們也應該一起生氣」。
萬君玲在社群媒體上沉痛地提出質疑,「你們知道如果在台灣,你從中牽線,把病人送去中國,換來路不明的器官,從中賺進千萬,最後會怎麼樣?」她接著揭曉了令她無法接受的答案:「兩年刑期,還給你五年緩刑,外加500萬罰金就能繼續在家看日出,這實在太離譜了吧!」
事件主角陳堯俐醫師身兼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移植中心副院長及教育部部定教授,卻遭彰化地檢署查出,其自2008年起,長年與藥廠業務、生技公司人員組隊,仲介9名病患前往中國湖南、山東等地進行肝、腎移植。萬君玲說明,這些手術費用驚人,「肝臟移植動輒500萬以上,腎臟移植也要300萬起跳」,陳堯俐團隊總計賺取不法所得約1,466萬元。她更心痛地指出,「更誇張的是,部分病患術後不到兩週就死亡,還有人撐不過兩年。」
檢方當時痛批陳堯俐醫德淪喪,具體求刑6年,然而彰化地方法院在2025年7月底的判決,卻讓外界大感錯愕。萬君玲指出,法院的判決理由是「他有悔意、錢也吐回來了、應該不會再犯,所以給緩刑」,條件僅是五年內不再犯,並向公庫支付500萬元。對此結果,萬君玲痛陳:「原本該是醫界最嚴重的『黑箱手術案』,被法律判決成了『捐錢免坐牢』。」
此判決一出,隨即引爆醫界怒火。萬君玲表示,醫界普遍憤怒不已,「因為這等於告訴所有想賺快錢的人,別怕,頂多吐出一點獲利,再捐點罰金就好,台灣努力建立多年的器官移植倫理,一夕之間被踩成廢紙。」她進一步引述醫界的形容,稱此案是「『用錢換免囚』的惡例」,並反問:「以後仲介器官的風險,不是失去自由,而是失去一點存款,那麼,誰還會怕?」
萬君玲也從國際人權角度提出警告,她指出:「國際器官移植組織早就警告,中國的器官來源,可能牽涉死刑犯、政治犯,甚至被迫害族群的器官摘取,陳堯俐不僅沒避嫌,還幫病患搭了直達車,等於搭上了黑市器官交易鏈。」她認為,陳堯俐長年重複犯案,行為涉及跨國人權、醫學倫理與患者生命風險,理應加重處分,法院卻選擇了最輕的判決。
法律界的看法也與萬君玲不謀而合。萬君玲說明,「法律界也直言,這判決根本削弱嚇阻力」,她更尖銳地比喻,這就如同打擊詐騙集團卻讓主謀輕易返家,準備下一次犯案。萬君玲表示,此案可能讓台灣在國際上被貼上「默許黑市交易」的標籤,並在國內制度埋下兩顆炸彈,其一是「醫德崩盤」,其二是「執法信任崩壞」,讓民眾懷疑法律是否只懲罰沒錢繳罰金的人。
對於後續發展,萬君玲強調:「這起案件已引起檢方考慮上訴,二審將是台灣司法最後的止血機會」,她沉重地表示,「如果二審仍維持原判,那等於在法律比例原則的墳墓上插一面旗子:有錢真好。」文末,她呼籲大眾關注此事,並向司法系統喊話:「希望大家轉發文章,讓彰化地方法院知道,人民很不滿這個判決,這個國家的法律不是輕縱有錢人,尤其『非法器官交易』是國際重罪,法官到底要多昧著良心,才做出這個令人譁然的判決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