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與財富差在心態!人生下半場「錢夠用就好,健康和時間才稀缺」…老黑:寧願窮,也不要病
作者 : 老黑(田臨斌)
圖片 : 翻攝自老黑看世界臉書
如果「貧窮」的定義是必須靠借貸或家人資助才能過活,「富裕」的定義是可以隨心所欲花錢,那我既不窮也不富,在我認識的退休族中十之八九都是如此,但即使大家的實際貧富差距不大,心理的貧富差距卻很大。
心理貧富差距
怎麼說?
這些人中,有人成天想著如何用手中有限資源,實現最多人生願望,他們大都認為錢已夠用,稀缺的是健康和時間,因此不會花許多精力理財,而會積極維持健康,把握時間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
另一些人則總覺得錢不夠,成天想著如何賺或存更多錢,於是花許多精力投資理財,以致疏忽照顧健康和實現心願,這樣的人的確經常能獲得更多財富,但隨時間快速流逝,累積的錢財大都只能用在醫療或遺產上,甚至可能被詐騙。
財富自由,看的是你心態是否富足
實際擁有的財富差不多,心理富足的人敢於花錢創造經歷,他們當然也會考慮未來,但不會因此犧牲稍縱即逝的精彩人生;心理貧窮的人看似克勤克儉,實則自我設限,雖然生活無虞甚至有餘,卻算不上真正財富自由。
貧窮還是富足?受限還是自由?跨越溫飽線後不是用金錢,而是用心態來衡量!
窮或病,我選窮
又走了一位同學!他五十多歲中風,事業經營戛然而止,拖著病體生活十年,最終卻因癌末過世,算是離苦得樂吧!
台灣人平均壽命超過八十,但不代表人人都活到八十多,活到八十多也不代表人人都健康快活到老。許多銀髮族擔心老來又窮又病,於是省錢存錢為晚年醫療和長照做打算,未雨綢繆當然好,但許多人卻沒有像重視金錢一樣重視健康。
如果必須在窮或病中選一,我會選窮,窮還有希望,老來重病生活品質無法挽回,拖久了自己苦也連累家人。況且健康的人不大會窮,因為健康就能工作,而且健康的人必定自律,生活自律財務也一定自律,不容易陷入困境。
活得精彩,走得乾脆
除了好活,現代人也希望「好死」,也就是減少不健康餘命,專家說最有效方法是運動,運動不只能讓人活得好,也能讓人死得快,不拖泥帶水,既縮短受苦時間,還能省下大筆醫療和長照費用。
北歐人平均壽命和台灣差不多,台灣人平均臥床八年,北歐卻不到半年,除了生命價值觀有差異,也因為北歐人普遍活到老,動到老,直到動不了,器官衰竭,不思吃喝,自然死去,醫院不急救,子女不干預,也不會被人說不孝。
隨年齡增長,身邊同齡人離世的消息只會越聽越多,直到哪天輪到自己就聽不到了。我不介意那天早來還是晚來,但衷心期望在那天到來之前,活得精彩,走得乾脆!
作者簡介_老黑(田臨斌)
1960年生於台北,任職殼牌(Shell)石油22年,曾外派澳洲和中國大陸等地。45歲事業頂峰之際,放下工作,移居南台灣,積極經營退休樂活人生。
離開職場後,除了找到對寫作的熱情,還考上街頭藝人證,在愛河邊以吉他彈唱英文老歌,並和另一半攜手從事包括郵輪在內的各種旅行,且將旅行經歷及生活體驗和讀者朋友分享。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1、原文出處2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75歲尪當「火山孝子」3年,週花萬元享純愛滋味…劉黎兒:老年人的戀愛慾被煽起,最怕陷「羅曼史」騙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