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面對越南與印尼低價水泥入侵、碳費與電價推升營運成本,國內水泥業轉型刻不容緩

TEJ 台灣經濟新報

更新於 07月24日14:32 • 發布於 07月24日09:00
面對越南與印尼低價水泥入侵、碳費與電價推升營運成本,國內水泥業轉型刻不容緩

Photo by Freepik

前言

近年來,全球水泥產業面臨多重挑戰,特別是亞洲地區在內需放緩與產能擴張失衡下,出口競爭愈發激烈。越南與印尼作為東南亞主要水泥生產國,因房地產與基礎建設需求不振影響,導致產能嚴重過剩,紛紛轉向海外市場傾銷,對包括台灣在內的鄰近國家產業造成明顯衝擊。與此同時,台灣本土水泥產業則面對碳排成本上升、電價調漲及內需走緩等結構性壓力,處境日益艱難。

面對中國半導體自主化,台IC設計業競爭挑戰

越南與印尼產能過剩,出口傾銷加劇國際競爭

越南及印尼政府早期為帶動經濟成長,大力推動基礎建設政策,吸引當地及外資大量投資新廠與擴產,水泥產線如雨後春筍大量湧現。然近年水泥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逐漸浮現,2024年越南水泥年產能達1.22億噸,受房地產市場嚴加調控及基建投資放緩,越南當地消費量僅約6,500萬噸,導致約3,000萬噸的過剩產能需仰賴出口消化。其主要出口市場包括菲律賓(佔比28%)、孟加拉(佔比15%)、馬來西亞(佔比5%)及台灣(佔比5%)等國。同年印尼水泥產量達1.19億噸,印尼亦受到房地產景氣不佳及基礎建設項目減少影響,當地水泥用量約6,490萬噸,產能過剩約5,410萬噸。印尼2024年水泥及熟料外銷1,190萬噸,出口孟加拉(佔比58%)、澳洲(占比11%)及台灣(占比10%)。

台灣雖非越南與印尼水泥的主要出口市場,但由於其進口到岸價明顯低於國內水泥出廠價格,致使兩國連年穩居我國水泥與熟料前兩大進口來源。根據我國海關統計(詳表一),2024年台灣自越南進口水泥40.7萬噸,金額2,670萬美元,平均每噸單價65.6美元(約新台幣2,145元);熟料116.9萬噸,金額5,580萬美元,平均每噸單價47.7美元(約新台幣1,560元),合計總進口量達157.6萬噸、金額8,250萬美元(約新台幣27.0億元)。

自印尼進口熟料120.3萬噸,金額5,950萬美元(約新台幣19.5億元),平均每噸單價49.5美元(約新台幣1,620元)。相較之下,台灣國內水泥出廠價約為每噸3,000元,每噸水泥價格差異達800美元。越南與印尼兩國於2024年合計出口至我國之水泥與熟料共計277.9萬噸,占我國總進口量約8成,顯示其在產能過剩壓力下,以低價傾銷方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對我國本土水泥業造成實質競爭壓力。

表一、2019年至2024年水泥與熟料進口統計(單位:萬噸、百萬美元、美元)

國家 進口品項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越南 水泥 重量(萬噸) 0.0 4.4 2.9 38.6 47.2 40.7 金額(百萬美元) 0.0 2.3 1.6 28.0 33.1 26.7 每噸單價(美元) 0.0 53.4 56.1 72.6 70.0 65.6 熟料 重量(萬噸) 145.0 103.3 59.4 145.9 116.8 116.9 金額(百萬美元) 69.2 44.6 31.3 83.6 60.0 55.8 每噸單價(美元) 47.8 43.2 52.6 57.3 51.4 47.7 印尼 熟料 重量(萬噸) 11.9 53.8 97.3 80.4 83.2 120.3 金額(百萬美元) 5.9 22.8 43.3 44.3 43.5 59.5 每噸單價(美元) 49.2 42.3 44.5 55.1 52.3 49.5 日本 水泥 重量(萬噸) 26.2 27.3 26.3 28.7 34.5 40.1 金額(百萬美元) 13.8 14.7 15.0 21.5 25.3 28.3 每噸單價(美元) 52.8 53.7 57.1 75.1 73.4 70.7 泰國 熟料 重量(萬噸) 34.5 45.0 44.4 42.7 37.6 32.7 金額(百萬美元) 17.0 20.4 22.6 25.6 20.3 16.5 每噸單價(美元) 49.3 45.3 51.0 60.0 53.9 50.3 其他 水泥 重量(萬噸) 11.9 12.5 5.0 1.0 1.0 2.0 金額(百萬美元) 6.6 7.3 2.9 0.6 0.8 2.7 熟料 重量(萬噸) 0.0 0.0 0.0 2.7 0.0 0.0 金額(百萬美元) 0.0 0.1 0.0 1.6 0.0 0.0 總計 水泥 重量(萬噸) 38.1 44.2 34.2 68.3 82.7 82.8 金額(百萬美元) 20.4 24.3 19.5 50.2 59.2 57.8 熟料 重量(萬噸) 191.4 202.1 201.1 271.7 237.6 269.9 金額(百萬美元) 92.1 87.8 97.3 155.1 123.8 131.7

資料來源:海關進出口統計、TEJ整理

根據台灣水泥工業同業公會統計(詳表二),2024年國內水泥消耗量達1,342.5萬噸,創近年新高,顯示國內需求仍具支撐力。然而,國內水泥產量並未隨需求成長,反而自2021年高點1,195.8萬噸持續下滑,至2024年降至987.6萬噸,累計跌幅超過17%。

產量下滑除反映開工率不足外,亦受到進口低價水泥與熟料持續湧入的排擠效應所致,國產水泥在價格競爭下市場占比逐步萎縮。外銷方面,則更顯疲弱,出口量自2019年的218.1萬噸大幅縮減至2024年的僅13萬噸,幾近退出國際市場,面對越南與印尼低價水泥及熟料傾銷,本土業者外銷競爭力顯著流失,整體產業在內外雙重壓力下,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表二、2019年至2024年水泥產銷量統計(單位:萬噸)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水泥產量 1,126.7 1,178.6 1,195.8 1,122.3 1,025.2 987.6 國外銷量 218.1 173.7 156.6 109.8 50.6 13.0 國內銷量 905.5 959.6 1,029.7 1,006.8 980.3 986.8 進口量(含熟料) 232.5 251.0 236.1 343.5 323.9 355.7 國內消耗量 1,138.0 1,210.6 1,265.8 1,350.2 1,304.2 1,342.5

資料來源:台灣水泥工業同業公會、TEJ整理

水泥營運成本升溫,電價調漲及碳費壓力夾擊

水泥生產為高度耗能且碳排密集的產業,其製程仰賴大量煤炭(約占成本結構40%)、石灰石(約占25%),並需透過旋窯長時間高溫加熱,對電力亦有一定依賴,電力成本約占整體生產成本的12%。自2021年起,全球疫後經濟復甦帶動能源需求,推升煤炭價格穩步上揚,2021年煤炭均價增至平均每噸142美元(詳圖三)。2022年因俄烏戰爭爆發,加劇歐洲能源危機,煤炭需求激增,價格飆升至平均每噸360美元的歷史高點。2023年全球供應鏈趨於穩定、但因中國解封後需求不如預期,煤價開始大幅回落,至2024年平均每噸已降至136美元,2025年上半年更滑落至每噸約104美元,回歸疫情前水準。整體而言,煤炭市場歷經劇烈波動後,目前已步入相對平穩期。

▶️延伸閱讀:實踐責任投資要注意!哪些產業屬於「高碳排產業」,還有哪些屬於「爭議性產業與敏感性產業」?

圖三、澳洲紐卡斯爾港煤炭價格(2021/01~2025/06)( 單位:美元/噸)

資料來源:美國洲際交易所,TEJ整理

相較於國際煤價在歷經劇烈波動後逐步回穩,國內電價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24年,台電為反映發電成本增加與彌補長期虧損,分別於4月與10月兩度調漲電價,平均調幅分別為11%與8%,對高耗能產業帶來顯著衝擊。以水泥業為例,據亞泥估算,兩波電價調升導致其全年電費增加逾1億元,年增幅達12%,對整體營運成本造成實質壓力。

除電價上漲外,環境部亦預告自2025年起將要求水泥業申報碳排放,並於2026年起正式開徵碳費,基本費率為每噸300元。雖企業可透過自主減量計畫申請適用優惠費率,若承諾採行「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並完成目標設定,可適用A費率,即每噸碳費50元;若僅採公開揭露減碳目標與減量模式,則適用B費率,每噸碳費為100元。即便可適用優惠方案,整體營運成本仍將明顯墊高。經查詢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官網,台泥、亞泥及嘉泥均有完成減碳目標設定,得適用最低每噸優惠費率50元。以2024年碳排放量估算,台泥母公司碳排約350萬噸,預計碳費支出達約1.75億元;亞泥碳排為262.7萬噸,碳費約1.31億元。在面對同業低價傾銷所造成的銷售價格壓力下,國內業者又須承受電價調升與碳費課徵的雙重成本負擔,利潤空間與價格調整彈性均受到嚴重壓縮。

▶️延伸閱讀:碳費即將開徵,對企業獲利會如何影響?能否加速碳排大戶的減量成效?

想收到更多財金新知?立刻訂閱TEJ電子報!

央行限貸措施抑制建案推動,水泥內需增速趨緩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詳圖四),台灣建築物建造執照核發面積於2020至2022年間穩定成長,從4,150萬平方公尺增至4,580萬平方公尺,年增率持續維持正值,顯示當時在資金充裕與低利環境下,住宅與商辦建案積極推動。然而,2023年在房市景氣反轉、購屋意願下滑,以及央行信用管制政策持續收緊的影響下,建照核發面積大幅下滑至3,740萬平方公尺,年減18.3%,為近年最大跌幅。2024年雖回升至3,990萬平方公尺,年增6.7%,但動能仍屬疲弱。2025年第一季則進一步轉為保守,僅核發8.3百萬平方公尺,年增率僅5.1%。

圖四、2019年至2025Q1建築物建造執照核發統計( 單位:百萬平方公尺、%)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TEJ整理

建商的資金調度為建案推案的關鍵,根據中央銀行統計(詳表五),2019至2024年建築貸款餘額呈現持續上升趨勢,自2019年的2兆944億元成長至2024年的3兆4,382億元,期間雖然總體金額持續增加,但年增率則由2020年高峰的20.5%逐步放緩至2023年的4.1%,2024年略回升至4.3%。建築貸款金額雖仍擴張,惟成長動能已明顯降溫。央行自2021年起為抑制房市過熱,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與貸款總量限制,並嚴格規範土建融成數與資格,導致銀行放貸趨嚴,建商資金取得困難。在資金受限與土地取得不易下,推案轉向合建、都更以分散風險。雖央行要求18個月內開工以釋出供給,實際因融資困難開工意願下滑,營建動能轉弱。短期內建案延宕將壓抑水泥需求,長期若資金環境未改善,水泥業恐面臨結構性下滑與海外低價傾銷競爭加劇。

▶️延伸閱讀:紅潮壓力來勢洶洶!中國低價鋼材傾銷,台鋼鐵業獲利走向如何?

表五、2019年至2024年建築貸款餘額統計( 單位:億元、%)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建築貸款餘額(億元) 20,944 20,944 28,764 31,658 32,954 34,382 年增率(%) 12.7% 20.5% 14.0% 10.1% 4.1% 4.3%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統計表、TEJ整理

水泥公會籲請政府啟動反傾銷調查,並加速推動產業轉型

越南及印尼水泥產業因產能過剩,近年積極拓展出口市場,然而其低價傾銷行為引發多國關注,目前僅有菲律賓對越南水泥課徵反傾銷稅,稅率從2.33%到23.33%不等。台灣區水泥工業同業公會在2024年8月申請提出反傾銷調查,2025年5月財政部關務署初步認定越南確有傾銷情事,財政部2025年07月22日公告,針對自越南產製進口的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確定課徵反傾銷稅,越南五大水泥廠課徵稅率自13.59%至19.25%不等,未具名者則一律課徵23.20%最高稅率,自2025年7月28日起實施,為期5年。值得注意的是,越南政府於2025年5月21日宣布調降水泥出口稅率,自原本的10%降至5%,此舉可能進一步強化其水泥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對台灣水泥業者形成更大壓力。

在面對越南及印尼低價傾銷壓力不斷升高、國際市場競爭態勢日益嚴峻之際,台灣水泥業者除了倚賴政府啟動反傾銷調查與稅制防護外,也深知產業本身亟需加速轉型,以因應內外挑戰。尤其在國內電價上漲、碳費即將開徵的雙重壓力下,傳統高耗能製程的成本負擔勢必進一步加重,業者正積極尋求突破。然而,水泥業轉型涉及製程升級、設備汰換、低碳技術導入及循環經濟布局,無論在資金或時間上皆需大量投入,並非一蹴可及,轉型成效亦有待後續觀察。

▶️延伸閱讀:ECFA名存實亡,台灣塑化業何去何從?

以國內水泥龍頭台泥集團為例,自1940年代以水泥與塑化為核心業務,聚焦本業經營,共計投資11家事業體。此階段為台泥的創業與奠基期,產業發展聚焦在原料加工與基礎建設需求。進入1980至1999年,台泥為穩定水泥生產的原料與能源供應,台泥透過新增事業體擴展至運輸與電力產業,總投資家數達56家。此時期積極與政府部門及其他民間企業合作,如參與民營電廠投資案(和平電力)與成立專責航運公司(達和航運),以垂直整合水泥產業鏈。此外,也開始少量併購既有企業以取得市場通路與技術基礎,為日後跨境擴張奠定基礎。

2000至2016年間,台泥積極布局中國市場,水泥相關事業新增59家,為所有產業中單一時期投資規模最大者。除自建生產基地外,更透過收購當地中小型水泥廠加速取得產能與市占,如收購四川、廣東與重慶地區的區域型水泥公司,降低建廠時程與政策風險。

2017年至2024年為台泥的重要轉型階段,面對全球碳排總量管制與碳費、碳稅等制度壓力,加上水泥屬高碳排產業,台泥轉向投資低碳水泥技術與綠色能源。其中,低碳水泥部分以歐洲為重心,收購並與歐洲廠商合作開發碳捕捉、替代燃料、水泥配方減碳等技術,擴大歐洲市場佈局,並推動台灣本地水泥製程升級。再生能源方面,因應國內推動非核家園、再生能源配比提升等政策,台泥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產業,並於2021年收購歐洲儲能公司 NHOA,跨足電網儲能與充電基礎設施,全球儲能業務快速擴張。此階段新增事業體高達112家,包含大量與能源轉型、碳管理相關的併購與策略投資案,反映其從單一建材企業邁向多元綠色控股公司的重大變革。

2024年5月,台泥宣佈改名為「集團控股公司」,反映其組織已從單一水泥製造商,轉型為跨足低碳材料、能源科技與國際綠色基礎建設的控股型企業,並藉由併購、策略聯盟與新設子公司,建立更具韌性的全球化經營架構。雖台泥近年積極推動轉型,投入再生能源、儲能、電池材料等新興領域,惟2024年主要營運仍以水泥部門為主,占比約76.3%,電力及能源部門則約為20.5%,顯示轉型布局雖已啟動,惟整體營收結構仍高度依賴傳統本業,轉型之路仍有待時間驗證與持續深化。

表六、台泥集團沿革及產業發展進程(單位:家)

台泥集團沿革及產業發展進程

產業/期間 1940-1979 1980-1999 2000-2016 2017-2024 小計 水泥 2 23 59 25 109 塑膠 1 7 8 4 20 電力及綠能環保 1 11 8 72 92 運輸 2 5 7 2 16 飯店 1 0 2 2 5 其他* 4 10 14 13 41 合計 11 56 104 112 283 註:其他包含化學生技醫療、玻璃陶瓷、造紙、貿易百貨、建材營造等產業。

資料來源:台泥年報及TGPS集團觀察家、TEJ整理

▶️延伸閱讀:集團故事_建造台灣水泥王國,辜家與台泥集團的成長之旅!

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越南與印尼水泥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為去化庫存而大舉低價外銷,加劇我國市場價格競爭壓力,造成台灣本土水泥業者產量下滑、出口急凍,並提高對進口熟料的依賴。在國內電價上漲、碳費即將開徵的背景下,國產水泥生產成本節節升高,營運面臨沉重負擔。此外,央行限貸政策壓抑建案推動,亦拖累水泥內需成長動能。

在外部低價傾銷與內部成本升溫雙重夾擊下,台灣水泥產業競爭處境日益艱難,短期內亟需透過反傾銷政策維護市場公平交易秩序。長期而言,隨著全球淨零碳排趨勢推進與區域市場競爭加劇,水泥產業前景不佳,傳統營運模式面臨結構性挑戰,業者應即早分散營運風險,以提升營運韌性與因應未來永續競爭挑戰。水泥業轉型非一蹴可及,除台泥近年積極啟動轉型、佈局綠能與電池材料等新興事業外,其餘水泥業者多數仍處於轉型初期階段,甚至尚未明確啟動,未來恐面對更多挑戰。

訂閱 TEJ E-JOURNAL 了解更多文章內容!

想獲得更多資訊?-TCRI看門狗_產經事件資料庫

TEJ 產經事件資料庫,收錄包含各大產業新聞事件及其轉載之研調機構產銷資料、政府機構公開資訊…等相關產業資訊。針對市場上產業及總體經濟相關之事件彙總整理,可用於觀察近期產業發展近況。不僅有效蒐集並分類了各類影響產業的重大事件,還將這些事件與關鍵字詞進行精確標註,讓使用者能輕鬆掌握與自身業務相關的事件動態,進而迅速作出營運判斷。

TCRI產經事件
產經事件

延伸閱讀

https://www.tejwin.com/insight/ecfa%e5%90%8d%e5%ad%98%e5%af%a6%e4%ba%a1%e5%b0%8d%e5%a1%91%e5%8c%96%e6%a5%ad%e5%bd%b1%e9%9f%bf/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ATM新制今上路!8大銀行「宣布新規」 有錢也領不出來

TVBS
02

特斯拉AI晶片選三星非台積?分析師曝關鍵!

NOWnews 今日新聞
03

股市觀察》兩周內決戰!台股要崩了?分析師揭「假利空真洗盤」真相

新頭殼
04

海角36億元拿不回外傳要賣街口電支股票 泰山反應曝光

鏡週刊
05

AI股太貴、非龍頭股不敢買?億級投資人:現在這種產品是好選擇

商周.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台股「嚇」跌!千金股穎崴短時間填息機率高 股價還在低位階

理財周刊

中華電信全數完成Google憑證換發 拚2026年3月前重返信任名單

anue鉅亨網

AWS 高峰會登台!廣達與世芯-KY強勢卡位 AWS 超級訂單

理財周刊

外資中止連10買 賣超164億元 三大法人聯手加碼欣興1.55萬張

anue鉅亨網

台積電蠟燭兩頭燒 利空接連襲來 能HOLD得住嗎?

理財周刊

科技新貴不當盤子?上半年交易冷基隆、新竹最慘 外擴買氣令苗栗逆勢突圍

信傳媒

緯創打出蘋果鏈以外的第二回合!砸380億回印度蓋廠,聚焦「高毛利」伺服器、車載電子業務

數位時代

臻鼎-KY暴漲8.97%!市場押寶ABF報價上調受惠股

理財周刊

〈致伸法說〉車用AIOT年增高雙位數 新竹廠9月投產攻美國市場

anue鉅亨網

晶片關稅來襲 產業署:台灣直接輸美僅4%

NOWnews 今日新聞

盤中速報 - Bonk大跌8.19%,報0美元

anue鉅亨網

《今日總經速讀》美歐貿易協議達成!帶動殖利率反彈,美債市場氣氛轉趨樂觀

優分析

營收觸底反彈?中台(6923)押注雙廢市場商機,再生設備回收布局成轉型催化劑

優分析

經濟部AI新秀計畫聯合開訓記者會(3)(圖)

中央通訊社

經濟部AI新秀計畫聯合開訓記者會(2)(圖)

中央通訊社

經濟部AI新秀計畫聯合開訓記者會(1)(圖)

中央通訊社

〈致伸法說〉Q2毛利率創新高、匯率避險奏效 EPS 1.6元與Q1持平

anue鉅亨網

鉅亨買幣速報 - 以太幣(ETH)24小時成交量超過22.6億美元,LTO Network(LTO)24小時漲幅達54.8%

anue鉅亨網

經濟部第2波AI新秀計畫啟動(圖)

中央通訊社

經濟部AI新秀計畫開訓 無人機課程實作展示(圖)

中央通訊社

輝達H20晶片重啟對中國出口 傳向台積電追加代工訂單

商傳媒

開放申設數位保險公司 金管會曝5團隊探詢

NOWnews 今日新聞

矽谷最神秘公司 Palantir 現身台灣,自揭市場差異化的關鍵優勢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國巨法說〉Q2獲利年減8% 每股純益9.74元 上半年仍賺逾2股本

anue鉅亨網

關稅對景氣影響 世界先進董座:已經鈍化

NOWnews 今日新聞

盤後速報 - 大台北(9908)次交易(30)日除息1.2元,參考價30.05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大汽電(8931)次交易(30)日除息2元,參考價50.8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上洋(6728)次交易(30)日除息8元,參考價153.0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伊雲谷(6689)次交易(30)日除息2元,參考價79.1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動力-KY(6591)次交易(30)日除息2.35元,參考價64.75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瑞祺電通(6416)次交易(30)日除息2.9元,參考價84.4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大城地產(6171)次交易(30)日除息2.5元,參考價33.1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久威(6114)次交易(30)日除息0.5元,參考價35.75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中租-KY甲特(5871A)次交易(30)日除息3.8元,參考價98.2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中租-KY(5871)次交易(30)日除權息6.3元,參考價118.04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遠雄港(5607)次交易(30)日除權息1.3元,參考價43.24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宣德(5457)次交易(30)日除息1.3元,參考價42.0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國眾(5410)次交易(30)日除息1.5元,參考價27.25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強信-KY(4560)次交易(30)日除息1.2元,參考價34.0元

anue鉅亨網

盤後速報 - 冠星-KY(4439)次交易(30)日除息2元,參考價90.0元

anue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