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觸底反彈?中台(6923)押注雙廢市場商機,再生設備回收布局成轉型催化劑
2025年台灣再生能源設備退役潮即將來臨,廢棄鋰電池與太陽能板的回收再利用需求急遽升溫。中台(6923-TW)正積極搶進這一波產業升級浪潮,透過技術突破與產能擴充,強化在廢鋰電池與廢太陽能板回收領域的布局,為未來營運注入新動能。
中台(6923-TW)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5.72億元,累計年減 42.71%,主因是大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程(高煉廠標案)進入空窗期,導致環境工程營收大幅萎縮。
不過,毛利率卻逆勢提升至37.52%,較去年同期大增近13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高煉廠標案毛利率低於平均水準,且三座甲級廢棄物處理廠的產能利用率提升,優化產品組合,支撐毛利表現,反映出中台在核心焚化及回收處理業務上的競爭力仍然穩健。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中台做什麼
中台(6923-TW)為台灣環保科技產業的重要業者,主力業務涵蓋廢棄物收集、分類、焚化、固化、化學處理及再利用等多元化服務,特別專注於高難度廢棄物處理技術與環保法規遵循。公司具備高純度金屬回收技術,回收率超過99%,在電子廢料回收領域具備全球領先地位。
擁有三座甲級廠區,分別專注於焚化處理、廢照明光源及含汞廢棄物回收、廢印刷電路板資源化處理,市占率分別達20%、70%以上及30%。公司整合三廠技術,切入環境整治工程,形成多元化營運結構。
近年來,積極參與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廢石綿處理等大型專案,並持續投入設備升級與新技術開發,提升產能與降低營運成本。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再生能源退役潮帶來的產業契機
隨著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循環經濟政策,以及國發基金對綠色產業與淨零技術的持續投資,廢棄鋰電池與太陽能板的回收再利用成為產業新藍海。
中台(6923-TW)緊扣政策脈動,近年加速投入廢鋰電池與廢太陽能板的回收技術研發與產能建置,搶占再生能源設備退役處理的龐大商機。在國發基金加碼投資綠色產業的助攻下,公司後續成長動能備受看好。
除了再生能源回收布局,環境部也已核定6.75億元專案預算,全力推動廢石綿全面退場政策。公司自2025年第二季起參與全台四大區域的廢石綿回收與處理標案,預期成為下波營運成長的新支柱。
上述新業務除符合全球淨零減碳與循環經濟趨勢外,也有助於提升中台(6923-TW)的整體營收規模與毛利結構,為公司營運注入更多長期穩健成長的動能。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雙廢回收技術突破與產能布局
公司在廢鋰電池與廢太陽能板回收領域的技術突破,將成為未來營運成長的關鍵。這些技術不僅能有效提升回收率,還能滿足未來再生能源設備退役處理的高標準需求。公司預計將加速在以下領域的發展:
- 廢鋰電池回收:具備高純度金屬回收技術,能有效回收鋰、鎳、鈷等高價值金屬,滿足電動車、儲能系統退役電池的處理需求。
- 廢太陽能板再利用:加速太陽能板回收技術的突破,提升矽、銀等材料的回收效率,對應未來大量太陽能板退役潮。
- 產能擴充:一廠二期工程已於2024年5月動工,預計2026年投產,屆時固態焚化產能將大幅提升40%,並透過飛灰水洗技術降低委外掩埋營運成本,可提升毛利率及強化產業競爭力。
2024年中台一廠稼動率約50%,預計2025年可提升至60-65%,帶動焚化處理營收年增33.8%。這將成為中台未來營收與獲利成長的核心動力,尤其在高毛利焚化業務的推動下,整體獲利可望持續改善。
市場競爭優勢與短期挑戰
面對廢照明光源逐年減少的趨勢,中台(6923-TW)積極轉型,開發熱裂解製程及廢鋰電池回收,拓展新市場。三廠銅粉純度提升至80%以上,未來有望進軍航太、軍工等高端應用領域,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短期內,專案工程空窗期及營收下滑壓力明顯,但透過技術創新、產能擴充及政策利多,長期成長動能明顯。2026年一廠二期商轉將帶來顯著營收與毛利提升,廢石綿及廢鋰電池回收等新業務將成為重要成長點。
台灣廢棄物處理需求持續增加,焚化產能不足,公司具技術領先與市場地位優勢,未來在循環經濟領域的發展值得期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