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智慧連網新世代:擁抱 AI 優化網路基礎架構與實現數位轉型
作者:HPE 慧與科技台灣暨香港董事長 王嘉昇
隨著物聯網裝置倍增、雲端應用更多元,與資安威脅更顯劇烈,傳統的網管方式在穩定效能、擴充性與安全性顯得力有未逮,導致壅塞、延遲與漏洞問題頻繁發生,進而對一向高度依賴網路通訊的企業造成重大影響。
相較之下,人工智慧(AI)能自動化例行作業、預測異常狀況並提升整體效能,徹底改變網路的設計、管理與優化方式。未來的網路不僅追求速度與容量,更著重於導入智慧技術,以大幅降低營運成本,滿足日益複雜的數位環境需求。
根據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發布的《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報告,台灣企業邁入「AI 規模應用(Scaling AI)」階段的比例較 2022 年提升 4%。然而,仍有近七成企業尚未跨越 AI 實際應用門檻,多數僅將 AI 視為工具,而未建立完整的 AI 導入藍圖,特別是將 AI 整合納入網路及營運系統的理解仍明顯不足。儘管台灣企業在全面部署 AI 仍面臨挑戰,但整體認知與技術應用能力快速提升,反映台灣邁向 AI 驅動網路與數位轉型的正向態勢。
運用AI打造主動式、高效率且以客戶為中心的網路營運
AI 驅動的網路營運可實現主動管理模式,透過預測分析與機器學習演算法,即時監控網路狀況、偵測異常與快速修復問題。AI 為網路基礎架構帶來三大營運效益:
1. 自動化例行性作業,有效節省時間
隨著網路架構日趨複雜,AI 可將人工例行作業自動化。透過 AI 執行網路效能監控、異常偵測與維護作業等千篇一律的工作,企業得以釋放人力資源,讓員工專注於更高價值的產出,如策略規劃、創新與客戶支援。此方法不僅能提升效率,也能降低人為錯誤風險,並強化網路基礎架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2.主動洞察與預測分析
AI 的預測分析能力可協助網路預先識別並回應潛在問題,避免演變成重大危機。透過分析歷史資料,AI 演算法能找出相關模式與趨勢,進而判斷維護時機或可能發生的異常。此主動式功能有助於 IT 團隊採取預防措施,降低停機風險,並提升整體網路可靠性。透過 AI 驅動的洞察力,企業能做出更明智的資源配置、容量規劃與資安投資決策。
3. 持續強化使用者體驗
AI 驅動的網路能提供個人化支援,並針對問題提供即時解決方案,徹底改變使用者體驗。透過分析使用者行為、偏好與使用模式,AI 演算法可主動辨識潛在問題,避免演變成重大危機。IT 團隊亦可依據不同客戶需求提供精準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使用者滿意度與忠誠度。
根據 HPE 委託 Ponemon Institute 調查發布的《2025 年全球資安落差調查報告》,目前僅有 39% 的組織導入 AI 縮小資安落差。然而,這些組織確實受惠於 AI 技術,有效促進網路與資安團隊間的協作、排定漏洞處理的優先順序,並提升物聯網裝置辨識的準確性。
AI 驅動網路的導入時機已成熟
若要成功導入 AI 驅動的網路架構,企業必先評估現有網路基礎架構,並釐清 AI 優化所必須解決痛點,同時聚焦可創造最大價值的領域,例如,預測分析以偵測異常或自動化維護作業。企業可從小型的試驗性專案或概念驗證計畫著手,累積實務經驗後再逐步擴大規模。此舉不僅有助於及早發現潛在障礙或挑戰,也能適時調整策略。同時,試驗性專案提供內部人員絕佳的訓練機會,協助熟悉 AI 相關技術的運用。
企業可運用 AI 驅動的洞察分析,將網路建設化身為推動創新、成長與競爭優勢的策略資產,進一步落實資料導向的決策流程、投資配置優化、客戶體驗提升,並創造營收。隨著新時代來臨, AI 已成為網路演進的關鍵驅動力,帶給企業前所未有的智慧化、敏捷性與韌性,協助其在日益複雜的數位環境中保持領先。
(本文訊息由 HPE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pr@fusionmedium.com,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HPE。)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