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便秘好困擾?中醫花草茶助攻 解決「卡關」窘境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07月17日16:00 • 食力FoodNEXT

根據台灣健保署資料,國人每年吞下超過4.6億顆便秘藥,成人中約3成曾受便秘困擾,女性甚至有報告指出高達8成一生中曾經歷過便秘的不適。許多人形容「蹲廁所像打持久戰」、「感覺肚子像塞了一顆石頭」、甚至因為害怕排便而抗拒上廁所,這些都是現代生活的真實縮影。

阿利博士中醫師在30年臨床經驗中觀察到,久坐、作息混亂、缺乏運動,正是功能性便秘的3大推手。便秘不只是「小問題」,更是一種身體正在對你發出求救訊號的警示,值得被重視、積極改善。

中醫觀點:便秘不只是腸道問題,是全身協調失衡的表現!

從中醫角度來看,便秘並不只是腸道的問題,而是全身協調失衡的表現,與體質、臟腑功能、情志、飲食密切相關。《黃帝內經》提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說明大腸的傳導功能與全身氣機運行緊密相連。每個人因年齡、體力、飲食和壓力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證型,阿利博士中醫師臨床常見有以下3種:

1、燥熱型便秘:常見於年輕人、偏熱體質、作息不規律、愛吃辛辣食物者,表現為大便乾硬、難排、口乾口苦,甚至痔瘡出血。

2、氣虛型便秘:多見於年長者、產後婦女、久病體弱者,因推動腸道的氣力不足,排便無力、便意感弱、易感到疲倦氣短。

3、氣滯型便秘:常見於壓力大、情緒抑鬱、久坐不動者,因氣機鬱結,常有腹脹、排便不爽、胸悶易怒等情形。

不同於只依賴瀉藥強迫清腸,中醫強調從根本調理體質,改善腸道自我蠕動功能,並結合飲食、生活作息及情緒調節,才能真正長久改善。

溫和調理便秘體質,3種花草茶日常保養腸道健康

除了中藥處方,溫和的花草茶也能作為日常輔助,協助調整氣機、潤腸通便。阿利博士中醫師結合臨床經驗,精選3種常見花草,輕鬆保養腸道健康。不過、在使用這3種花草前,建議您諮詢一下您的中醫師。

1、茴香:行氣止痛、促進蠕動

中醫認為茴香性溫、行氣止痛、暖胃散寒,適合氣滯或寒滯引起的便秘。現代研究指出其揮發油成分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脹氣。

適用症狀:腹脹、消化遲滯、寒性腹痛、排便不順。

推薦體質:寒滯型、氣滯型體質者。

推薦搭配:可與陳皮、生薑搭配,增強理氣暖胃、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搭配山楂,可協助消食化滯。

選購建議:選擇外觀完整、香氣濃郁的乾燥茴香種子或粉末,避免受潮或顏色暗沉。

沖泡建議:每日取約3~5克茴香(約一小匙),以熱水沖泡10分鐘後飲用,餐後飲用更有助於消脹及促進消化。

2、山楂:消食化滯、促進循環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能消食化滯、促進脂肪代謝,適合食積、消化不良型便秘。現代研究顯示含多酚與黃酮,有助促進消化液分泌。

適用症狀:食積腹脹、消化不良、油膩食物消化困難、排便不順。

推薦體質:食積型、氣滯型體質者。

推薦搭配:可與決明子、陳皮、荷葉搭配,增強清腸、解膩、行氣的效果。

選購建議:選擇色澤鮮紅、果實完整、無添加糖或防腐劑的乾燥山楂片。

沖泡建議:每日約5~10克山楂片,可加入熱水煮約10分鐘,溫熱後飲用,餐後飲用較適宜。

3、決明子:潤腸通便、清肝明目

決明子性微寒、潤腸通便、清肝明目,適合燥熱型、便乾結者。現代研究發現其含蒽醌類,可溫和促進腸蠕動、保護腸道。

適用症狀:便秘、大便乾結、眼睛乾澀、頭暈目澀、偏熱性體質。

推薦體質:燥熱型、肝火旺型體質者。

推薦搭配:可與菊花、桑葉、荷葉搭配,增強清肝降火、潤腸通便效果。

選購建議:選擇顆粒完整、色澤均勻、無碎裂及霉變的決明子,若購買炒決明子,香氣更濃郁且溫和。

沖泡建議:每日取約5~10克決明子(可先稍微炒過),以熱水沖泡或小火煮約10分鐘後飲用,晚餐後飲用較適合,但不建議睡前大量飲用以免夜間頻尿。

從煩惱到順暢,花草調理改善日常便祕窘況

在前面介紹了不同體質證型與花草應用後,或許有人會好奇,實際生活中這些方法怎麼運用?以下分享兩位真實案例,說明如何結合花草輔助,協助身體恢復順暢與健康。但提醒大家,每個人體質與需求皆不同,若長期便秘或有其他症狀,仍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治。

案例一:41歲女性主管,壓力型便秘

小惠是事業心強的主管,平日工作繁忙,常因壓力大導致腸胃蠕動遲緩,甚至十天才排便一次。長期腹脹、口苦、皮膚暗沉,影響精神和自信。阿利博士中醫師辨證為「氣滯兼燥熱」型便秘,並建議先從情緒調節與飲食改善著手,搭配決明子與山楂茶協助潤腸通便、清肝理氣,並減少油膩食物及甜點攝取。一個半月後,小惠回診時排便頻率增加到每週3~4次,腹部輕鬆不少,心情也更加穩定有活力。

案例二:60歲退休工程師,年長型便秘

老張退休後生活步調慢,但飲食偏少纖維、愛吃肉,加上運動量減少,常感覺排便無力,約4~5天才排便一次,大便偏硬。經評估後判斷為「氣虛兼食積」型便秘,需先補氣健脾,再幫助腸道蠕動。阿利博士建議他每天早晨飲用溫熱的茴香茶,搭配少量山楂,並增加蔬菜攝取與散步習慣。3個月後,老張排便恢復到每兩天一次,且大便較柔軟,精神明顯改善,體力也更輕盈。

讓「順腸」成為每天對自己的溫柔承諾

順暢不是小事,而是身體健康的起點。當排便變得困難、腹脹、甚至害怕上廁所時,往往是生活壓力、飲食習慣、作息紊亂在提醒我們該慢下來。阿利博士中醫師提醒,與其等到嚴重才補救,不如從日常慢慢調整,為身體累積元氣。

花草的力量不在於速效,而在於溫和持續,協助腸道找回自然的節奏。有疾病或長期困擾時,仍要記得尋求專業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也歡迎來和阿利博士中醫師聊聊,一起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腸躁症讓你常常沒來由的腹瀉或便秘?最新研究:低FODMAP飲食與低碳水飲食比吃藥更有效
便秘怎麼辦?網友熱議吃這些高纖蔬果幫助消化好順暢!
「大麥若葉」是什麼?哪6大功效讓它成為日本青汁最受歡迎的成分?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快儲水!全台7縣市多區域明天起停水 「最長影響8天」範圍一次看

CTWANT
02

大罷免0:25遭完封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任他改求終不過」早示警

鏡週刊
03

「穿泳褲進站」遭拒!男子錯過火車嗆聲 警告知恐罰款秒道歉

TVBS
04

北台「9縣市」豪大雨特報 雨彈炸到明日清晨

民視新聞網
05

一生只愛一個人!這4個星座最「死忠」,認定你後就不輕言放手

姊妹淘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快訊/竹節草颱風再度生成 日本氣象廳示警:西南風疊加恐釀豪雨

三立新聞網

台南市府「屋損慰助金」簡化流程!首波最快下週入帳

TVBS

快訊/「竹節草」捲土重來?日氣象廳:強度再達颱風等級

EBC 東森新聞

北台「9縣市」豪大雨特報 雨彈炸到明日清晨

民視新聞網

淹水!宜蘭頭城大雨「像用倒的」 北宜公路落石漏夜清除

自由電子報

中南部5天豪雨警戒!西南風夾帶水氣 週二、三恐有豪雨災情

新頭殼

【育兒新知】過度教養了嗎?爸媽退一步,才能看到孩子進步

信誼基金會

新加坡動物園雄馬來虎「Arhaa」報到 想跟「Shima」配對得先過檢疫期

藝點新聞

台中以北8縣市注意大雨 宜蘭嚴防豪雨

中央通訊社

龍鬚菜產季來了!農糧署揭挑選秘訣 「2步驟」炒出神級美味

TVBS

大罷免完封!白沙屯媽籤詩似早已預告 網重讀驚呼:神準

太報

德國世大運/「來都來了!認識一下」中國想搶賀電 體育署長奇招反制

鏡週刊

洗衣機用溫水浪費錢又不乾淨 專家揭1溫度達最佳消毒效果

CTWANT

台鐵「大武至瀧溪」恢復通車 大鳥隧道漏水搶修完成

台視

台灣體操新星 世大運1銀1銅 陳瑞安牌牌讚

中華日報

尪出差日本5天嘆「屁股破皮了」 過來人曝經歷:真的超痛!解方曝

CTWANT

單日2金2銀1銅 丁彥宸等拉尾盤 誰羽爭鋒

中華日報

4個讓媽媽「多喝一杯咖啡」的聰明DIY小點子,在家陪孩子一起Play

媽媽寶寶

3連戰 兄弟象橫掃統一獅

中華日報

高雄最終場 二姊:胖2.5公斤

中華日報

中市超人消防營 寓教於樂

中華日報

中市原民影片徵選 頒獎

中華日報

大武至瀧溪間隧道溢水 搶修完畢恢復通車(圖)

中央通訊社

基隆佛心便當店爆紅! 排骨飯+3菜只要50元

EBC 東森新聞

高愛倫新書教你守住愛與財

中華日報

輕質土變藝術品 親子共創

中華日報

江蕙演唱會帶動夜市商機

中華日報

嘉義公園3棵百年黑松挺過颱風

中華日報

新/台鐵大武-瀧溪恢復雙向正常通行

EBC 東森新聞

台灣行銷人協會x竹縣社群自媒體工會 自媒體小聚挹注社群經濟新動能

勁報

台鐵大武至瀧溪間恢復通車 公路接駁疏運1548人

中央通訊社

守護社會安全網 屏東三社工獲獎

中華日報

「行人死傷全國第2高」逆轉了 基隆靠這幾招+強力執法見效

CTWANT

守護高美濕地陸蟹 身體力行

中華日報

貢寮海洋音樂祭 萬人朝聖

中華日報

星夜沙丘音樂會 三金歌后萬芳開唱

中華日報

雨彈狂炸北部5縣市 氣象署示警大雷雨將下到「這時候」

民視新聞網

遊梨山避暑幸福巴士帶路 中市交通局推高海拔觀光包車帶你吃桃品茶

中華日報

百年古蹟化身藝文生活場域 竹市「100進行市」文創市集熱鬧謝幕

勁報

防強降雨致災 中市三級應變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