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與人類團隊協作、分工的過程,會促使人更往領導者的角色移動。」勤業眾信溫紹群解析 AI Agent 帶來的流程思辨與組織革新
專訪:《TechOrange》社長戴季全 / 撰稿:曾品潔
AI Agent 應用大爆發,如何驅動金融業與製造業走向下一階段的轉型升級?對於經濟、組織、生產、治理、道德等層面,又帶來哪些全新的運作模式?本集《全新一週》專訪勤業眾信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剖析「AI Agent 的流程思辨與組織革新」。
「AI Agent 已是創造與執行推論的結合,」溫紹群表示,隨著 AI 發展與 Agent 應用出世,讓各界期待在人機協作上獲得更好的體驗,例如能夠從數據瞭解使用者,推論下一步可能進行的動作,成為醫療、品管、採購等面向的數位助理。目前各國也開始建立標準協定,讓 AI Agent 在確保資料安全性的前提下,能透過通用方式互相溝通。
AI 是否足夠成熟,可以從企業助理變成員工?
溫紹群指出,衡量 AI Agent 數位員工的成熟度不僅僅來自於技術,也和能力與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在能力面向,溫紹群以金融機構的理賠作業為例,說明 AI Agent 即使在技術上可完成任務,但也需要禁得起內控、風控、內部稽核等多道防線的檢驗;在企業文化的面向,溫紹群強調從生產力角度延伸至替換人力的概念,就會涉及文化變革,「企業當然可以 Top-Down,不過管理者仍然需針對許多工作流程再設計,這其實是我們引入新科技很容易忽略的一點。」
那麼企業如何跨出 AI 轉型更好的第一步?溫紹群分析製造業應用「泛用型 AI」,即可為生產線顯著提升成效,像是進行品質檢測時,透過 AI 方式判讀再搭配其他應用程式,將能提升作業效率與品質,並減少工安事件的發生。目前 AI Agent 還可以根據不同情境,以樹狀圖的脈絡提供決策建議,或者讓使用者進一步下 Prompt 展開推論,就像顧問實際思考的方式。
AI 為經濟、組織、生產、治理、道德層面帶來全新的運作模式
談到企業 AI 治理,溫紹群強調「在 AI 與人類團隊協作、分工過程,會促使人更往領導者的角色移動」,甚至讓大家開始思考事情的本質。例如在國外的金融業就出現 AI 偏見情形,當辨識為有色人種,可能導致貸款不易,「銀行貸款本身希望尋找精準客戶,不過『精準』本身存在一定的價值判斷,這其實也不完全是 AI 的問題,而是攸關公司在經營管理上的 Value Proposition(價值主張),我覺得 AI 治理的議題凸顯出來,會有些倫理與道德的風險,從貸款來看,一定是跟社會價值銜接在一起,這個時候就會讓企業、銀行重新去思考,當 AI 可以協助你更賺錢,但是對於社會責任上面會不會需要一個 Balance 的機制。」
隨著 AI 崛起帶來更多治理面的挑戰,溫紹群建議企業導入 AI 時,要先從工作流程重新檢查,進而開創全新的運作模式。「現在 AI 應用的變革來自於我們願意提供多少資料,交換為我們期望的價值,所以我認為 AI Agent 這兩個字組起來,Agent 會大於 AI,先成為一名很棒的助手,再透過 AI 技術增強功能。另一項關鍵則是 AI 評測,企業需要針對 AI 模型或系統進行評估,以衡量其性能、安全性和可信度,才能確保 AI 技術的健康發展。」
溫紹群也指出,從 AI 治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應以非常謹慎的態度面對 AI 應用的推出,無論在內部使用,或是在第三方的客戶、供應商等外部使用,都需要能夠承受巨大變革帶來的考驗,同時思考如何轉換工作流程與組織人才結構,以及是否吻合公司核心理念,「AI 正在顛覆百工百業,對於行銷廣告公司,就需要思索當 AI 可以生成圖案、文字、影像,究竟公司還剩下什麼價值?怎麼進行轉型?個人也要在 AI 浪潮下,重新檢視自身的專業,還有能為工作帶來的實際效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