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降息預期激勵 LME基本金屬全面上漲
MoneyDJ新聞 2025-08-25 06:16:25 黃文章 發佈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8月22日全面上漲,主要受到降息預期的激勵。期銅上漲0.8%至每噸9,809美元,期鋁上漲1.1%至每噸2,622美元,期鉛上漲1.1%至每噸1,992美元,期鋅上漲1.4%至每噸2,805美元,期錫上漲1.1%至每噸33,845美元,期鎳上漲0.2%至每噸14,975美元。上週,銅鋁鉛鋅錫鎳漲跌幅分別為0.5%、0.7%、0.6%、0.3%、0.7%、-1.5%。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週五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謹慎敞開了9月降息的大門,他指出勞動力市場風險上升,且通膨擔憂仍未消散。鮑爾表示,川普政府關稅已令消費價格影響「清晰可見」,雖預期影響可能短暫,但若關稅帶來持續性上行壓力,則可能引發更持久的通膨風險。
鮑爾表示:「失業率和其他勞動力市場指標的穩定性,使我們在考慮政策立場調整時能夠保持謹慎。然而,在政策仍處於緊縮區間的情況下,基準前景與風險平衡的變化可能需要我們調整政策。」在鮑爾發言後,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認為9月份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為85%,高於鮑爾演講前的75%。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8月22日報告顯示,截至8月19日,資金管理機構(主要為避險基金)以及其他大額交易人所持有的紐約期銅投機淨多單較前週減少7.7%至26,032口。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8月21日發布月報表示,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1-6月)全球銅礦產量增長約2.7%,達到1,143.8萬噸;其中精礦產量增長2.8%,溶劑萃取—電積銅(SX-EW)產量增長2.3%。2025年上半年,全球礦山產量受益於部分項目推進量產以及多個運營礦山生產改善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秘魯銅礦產量年增3.6%,主要因班巴斯(Las Bambas)和特羅莫克(Toromocho)礦產量大幅增加,足以抵消賽洛維德(Cerro Verde)、安塔米納(Antamina)和安塔巴蓋(Antapaccay)礦的減產。
初步數據顯示,上半年剛果銅礦產量增長約9.5%,主要受卡莫阿銅礦(Kamoa)擴產影響。蒙古銅精礦產量增長31%(奧尤陶勒蓋銅礦地下項目進入增產期)。印尼產量下降36%,主要因格雷斯堡銅礦(Grasberg)進行計劃性大規模維護,以及巴都希賈烏銅礦(Batu Hijau)因礦山排序減產的影響。
智利銅礦產量增長2.6%,主要受埃斯康迪達銅礦(Escondida)、桑迪奈拉銅礦(Centinela)、曼托斯銅公司(Mantos copper)和智利國銅(Codelco)礦產量增加影響,抵消了科亞瓦西銅礦(Collahuasi)、洛斯佩蘭布雷斯銅礦(Los Pelambres)及其他一些礦的減產。
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精煉銅產量增長約3.6%,達到1,421.2萬噸;其中原生精煉(電解與礦石電積)增長3.6%,二次精煉(廢銅)增長3.7%。中國與剛果目前約佔全球總產量的56%,估計合計增長6.2%(中國+6%,剛果(金)+6.5%)。除這兩國外,全球精煉銅產量增長約0.6%。
亞洲(不含中國)精煉銅產量估計增長約2.3%,主要因印度產量上升。印尼的安曼省(Amman)煉廠於3月底生產出首批銅板,馬尼亞爾(Manyar)冶煉/精煉廠於7月開始生產。日本產量下降8.8%,因冶煉廠維護停產。智利精煉銅總產量下降8.4%,其中電解銅下降10.4%,受冶煉廠維護停產影響,電積銅產量下降7.3%。
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表觀精煉銅消費量增長約4.8%,達到1,396萬噸,中國表觀需求(不含保稅/未報告庫存變化)估計增長約7.5%。中國精煉銅淨進口下降2.6%(精煉銅進口下降1.9%,出口增長2%)。中國在全球精煉銅消費中所佔比例約58%。
初步數據顯示,除中國外全球消費量增長約1%,亞洲及中東北非多國增長,抵消了歐盟、日本與美國需求疲弱的影響。初步全球精煉銅供需平衡顯示,2025年上半年表觀盈餘約25.1萬噸。ICSG在編制全球市場平衡時,對中國採用表觀需求計算,不考慮未報告庫存變化(國家儲備局、產商、消費者、商人/交易商、保稅庫存)。
截至2025年7月底,主要交易所(LME、COMEX、SHFE)銅庫存總計450,752噸,較2024年12月底增加20,524噸(+4.8%)。其中LME庫存下降129,600噸,SHFE庫存下降0.749噸,COMEX庫存增加150,873噸。
ICSG發布的全球銅礦與精煉銅市場展望(2025–2026)報告表示,全球精煉銅產量預計在2025年增長2.9%,2026年增長1.5%。2025年全球精煉銅消費增長預估為2.4%,達到2,800萬噸。2026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預估將達到2,852萬噸。全球精煉銅市場供需預計2025年過剩28.9萬噸,2026年過剩20.9萬噸。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