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房市交易慘淡 房仲:買賣移轉棟數恐失守26萬棟
Newtalk新聞
全台不動產市場進入寒冬,恐將重現 2016~2017 年時谷底。根據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資料,全台前七個月買賣移轉棟數僅 15.4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 26.8%。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全台縣市前七個月買氣相比去年同期,均不同程度下滑,尤以過去房市熱區如新竹縣市、台南、高雄等處跌幅最重,若下半年交易再縮,全台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恐難保 26萬大關。
內政部統計,全台一至七月份買賣移轉棟數達 154,077棟,對比去年同期的 210,481棟,下滑 26.8%,並創下 2018 年以來新低。賴志昶分析,全台上半年受我國央行「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餘波衝擊,加上限貸令使買盤進場意願急凍,令整體買氣急凍;另觀察近十年來的前七個月買賣移轉棟數,以 2016 年的 13.3萬棟最低,2017年達 15.1萬棟次低,而今年迄今的買賣移轉棟數累計約 15.4萬棟,已可比擬當年慘況,若此狀況延續,今年恐將面臨 26萬棟保衛戰。
各縣市買氣近全跌 五縣市大減三成
觀察各縣市前七個月買賣移轉棟數數據,除了苗栗縣近乎持平外,其他縣市皆呈現跌幅,並以基隆市、新竹市、高雄市、台南市、新竹縣買氣最冷淡,跌幅皆達 3成以上。
賴志昶指出,上述區域皆屬疫情後房市大幅起漲區域,各有不同議題,如基隆市有基隆捷運、品牌建商進駐,而新竹縣市有竹科客群帶動,至於南二都亦有半導體產業進駐創造話題,令此五縣市去年以前買氣大增,惟適逢房市翻轉,此類依託房市話題撐起的熱區,因投資、置產風氣較盛,漲多即會回跌更重。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目前銀行滿水位問題難解,市場適逢近年來最大交屋潮將至,房市前景亦不明朗,加諸關稅問題後座力仍未浮現,自用客戶可多多看屋,伺機而動,不過在無論是自用或是置產,自備款與貸款之外,現階段利率較多年前大幅攀升,購屋人更應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慎選置產地段,避免在財務壓力下沒頂。
卓揆喊話央行:「水龍頭開大一點」
觀察八大公股行庫目前放貸情況,形同「在夾縫中求生存」,在央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管制及「銀行法第 72—2 條」夾擊之下,七月底房貸餘額僅淨增加近 2,400億元,這和前幾年八大行庫同期增額相較,形同「腰斬」。其中,華南、兆豐兩家銀行都因必須達到對央行「降低目標水位」的承諾,至七月底房貸餘額都是不增反減。
行政院長卓榮泰週二(27日)公開表態,強調「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但安全濾網要在」,盼在維持金融穩健的前提下,讓自住與首購族不因政策調整而受阻。隨著央行九月理監事會即將召開,是否會鬆綁或調整房貸管制,成市場後續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