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讀過醫學院 30歲的她在美國醫院工作,年薪900萬
洛德莉格絲是一名經過認證的麻醉師助理(CAA)。2024年,她從領固定薪資的正職,轉為接合約的「巡迴麻醉師助理」,年收入也跟著超過30萬美元(約新台幣913萬元)。她擁有麻醉學碩士學位,因此不用唸醫學院,就能取得CAA 資格。
經過認證的麻醉師助理是技術精熟的專業人員,在由麻醉醫師領導的麻醉照護團隊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協助常規和複雜手術病患的術前麻醉規劃和術中麻醉照護。
麻醉師助理有助於平衡和補充圍術期醫療人力,有助提升病患照護品質、降低成本、拓展醫療服務範圍。
洛德莉格絲做之前的工作時,年收入也超過20萬美元(約新台幣608萬元),那時她經常還會加班或排24小時的輪班,主要是因為自己從小就有很怕錢不夠用的「匱乏心態」。
「我總是想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她在2023年告訴《CNBC Make It》。「我加了很多小時的班,只是為了確保自己永遠有額外的收入。」
現在,她大多維持每週40小時的工時,偶爾才在人手不足時加班。如果像以前一樣拚命加班,她的年收入可能會逼近50萬美元,但她說自己並不覺得有壓力要這樣做。
「我想賺更多錢,但我不想在過程中把自己累垮,」洛德莉格絲 說。「現在年收入突破30萬美元,我覺得已經很好了。」
「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
隨著收入提升,洛德莉格絲的人生目標也改變了。她職涯起步於佛羅里達,原本以為將來會在當地買房。但2023年搬到喬治亞州,並在2024年轉為六個月的合約工作後,她的優先順序變了。
她意識到自己想花更多時間旅行,而且接案型態能賺更多錢,於是買房子不再是她的目標。
「我還不想定下來,」她說。「我還想繼續探索、嘗試不同地方,也許一年有兩個月待在國外。」
完成喬治亞的合約後,她搬到新墨西哥州,目前住在那裡。她積極投資,目標是把稅前收入的40%投入投資與退休帳戶。到2025年1月,她的總投資資產達到50萬美元(約新台幣1524萬元)。
她能持續穩定投資,一部分原因是2023年就快速還清了接近12.4萬美元(約新台幣378萬元)的學生貸款。
「因為我積極還清學貸,才能轉向投資,」洛德莉格絲 說。「我會說,自己一路上的表現超出預期。這讓我更快樂、更平靜,更有安全感,也更有自信。」
她現在主要的目標是避免工作到筋疲力竭,替為來存錢、享受現在的生活。
她先前設定投資200萬美元、提早退休的目標,現在則比較沒那麼執著於一個數字,把焦點放在持續性資產成長,這樣一來她在50歲左右如果想要放慢步調,也有餘裕能夠這樣做。
「我現在能好好呼吸」
洛德莉格絲的金錢觀也逐漸從以往的「匱乏」轉向更平衡的態度。她仍然量入為出,和伴侶分攤房租,開著普通的豐田Corolla。但她願意花大錢去旅行,結合大規模跨國旅行和背包客、露營等旅行方式。
她現在願意肯定自己的成就,也不再有壓力逼自己接下每一個加班班次。「直到走到今天這一步,我才有辦法做到這件事,」她說。
「我覺得自在多了,如果遇到不舒服的狀況,我也能選擇抽身,」她補充。「我可以請伴侶吃點好的,或是獎勵自己……我現在會告訴自己:『嘿,我賺得已經夠多了,我不需要再逼自己拚命賺來付這些開銷。』現在,我終於能好好呼吸。」
(資料來源:CNBC、asahq)
【延伸閱讀】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830期《紅色傾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