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低頭族日常肩頸痠痛 王浩洸醫師曝神經壓迫警訊:關鍵在於「最適合你的治療」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31日07:05 • Uho企劃部

現代人長時間低頭滑手機、盯電腦螢幕,肩頸痠痛幾乎成為文明病。義大醫院神經外科科長王浩洸醫師指出,這些姿勢讓頸椎長期受力不均,長期可能造成椎間盤退化或突出,導致神經受壓迫,出現「神經根型」或「脊髓型」症狀。若輕忽不理,恐導致慢性疼痛、手腳麻木甚至永久神經損傷。

兩大症狀警訊:從痠痛到麻木都是神經壓迫信號

王浩洸醫師說明,「神經根型症狀」是椎間盤或骨刺壓迫到單側神經根造成,常見於低頭族或長時間辦公族。患者會感到單側肩頸、手臂麻木或刺痛,疼痛有時沿著手臂一路放射至手指,甚至出現肌力下降。

若壓迫部位更靠近脊髓,則屬「脊髓型症狀」。除了肩頸痛外,患者可能同時出現手腳麻木、走路不穩、扣扣子困難等精細動作障礙。王醫師提醒:「手腳同時麻或步態不穩,就是脊髓壓迫的警訊,建議應立即就醫檢查,避免神經永久損害。」

頸椎間盤問題不容輕忽 重點不在「最新」而在「最適合」

王浩洸醫師強調,頸椎間盤問題不容輕忽,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手術,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一種手術。從症狀分辨、影像診斷到保守治療與手術選擇,每一階段都需專業評估與個別化判斷。

「重點不是選擇最新的方式,而是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案。」王浩洸醫師指出,有些患者藉由藥物與物理治療即可改善,若為脊髓壓迫或長期無效者,則可考慮微創減壓或椎間盤置換等手術。治療後仍須搭配姿勢矯正與復健,才能避免復發。

四大治療方向: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1. 藥物治療

初期可使用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或維生素B群來減緩疼痛與發炎反應。若急性期疼痛劇烈,可由醫生開立口服或注射類固醇,王浩洸醫師表示藥物僅作為緩解之用,仍須找出根本原因。

2. 物理治療

透過頸椎牽引、熱敷、電療或深層肌肉放鬆,可改善血流與減輕神經受壓。規律訓練頸部穩定肌群,能有效防止症狀惡化。但王醫師提醒,動作必須在專業治療師指導下執行,避免過度拉扯造成二次傷害。

3. 姿勢與生活調整

預防復發的關鍵在於「習慣」。建議坐姿工作一段時間後都需要做基礎伸展,螢幕應與眼睛等高,手機不宜低頭滑太久。睡眠時選擇支撐度適中的枕頭,維持頸椎自然曲線。

4. 注射治療

若神經發炎明顯,可在影像導引下施行神經根阻斷或椎間關節注射,直接將藥物注入病灶以降低發炎與疼痛。王浩洸醫師指出,此為輔助療法,仍須與物理治療並行,才能獲得長期穩定效果。

若肩頸痠痛持續兩週以上未改善,或伴隨手腳麻木、無力、平衡不穩等現象,王浩洸醫師建議,若發生此情形應儘速接受X光或核磁共振(MRI)檢查,以確認是否神經受壓。

王浩洸醫師也強調:「許多患者誤以為只是肌肉僵硬,其實是頸椎在求救。」早期發現、正確診斷並採取個別化治療,能讓神經恢復良好功能。王醫師最後提醒,低頭族肩頸痠痛看似小毛病,實則是現代人神經壓迫最常見的警訊之一。無論是採取藥物、復健、注射或手術哪種方式或複合式療程,關鍵不在治療方式多新,而在醫師是否為你找到最適合的解方。只有在專業醫療指導下,患者搭配調整姿勢、維持活動與健康生活習慣,頸椎健康才能真正回到平衡狀態,遠離慢性疼痛的日常。

圖/具神經外科專科,擅長腦血管疾病、腦腫瘤、顱底腫瘤、頭部外傷、脊椎損傷和微創脊椎手術的義大醫院神經外科部科長王浩洸醫師。(王浩洸醫師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