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從小到大被父母罵「恨鐵不成鋼」?小心「預設心理」再努力都會失敗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08月27日02:00 • Uho編輯部

「你什麼都做不好!」「沒人喜歡你」⋯⋯這些自我否定的內在語言,是否常常在你的心迴盪?愛心理創辦人、諮商心理師吳姵瑩於《你這麼好,為什麼沒自信?》一書中,探討為什麼這麼多人自我懷疑、自我苛責,原因可能在於人們經常讓過去曾經受傷的自己,定義了現在的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小到大常被家人罵「恨鐵不成鋼」

我很常遇到來諮商的人告訴我,從小到大常常被家人罵「恨鐵不成鋼」,這樣的批評特別容易來自他們的父親,很常被爸爸嫌棄怎麼都做不好。

並且不意外地,有這樣成長經驗的人,滿大的比例是男性。這是因為華人社會往往對家族中男性的成就表現,抱著非常高的期待。某些時候,則是家族中的長子、長女容易承擔這個角色;但如果父母覺得長子、長女不成材,那麼家中其他能力較好的子女,就得承受來自父母的高度期待,成為「心理上的長子女」。

可是,從小就背負著「恨鐵不成鋼」這種壓力長大的孩子,真的能被激勵、奮發向上嗎?其實不然。這種激將法通常只會更強化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各式各樣挫敗的感覺。

這股挫敗感最可怕的地方在於讓人覺得,有時候明明很努力,終於覺得自己可以重新振作,蓄滿了能量可以闊步向前,偏偏再一次遇到一個顛簸,那股源源不絕的挫敗感再度襲來,整個人又再一次被淹沒。

這樣類型的人是不是挫折容忍度很低呢?我會中肯地說,這個人的內在裡,其實是有著很強烈的自我批評的聲音,導致他很容易在面對挫折時一蹶不振。

除了挫折之外,令他們深陷其中的思維是,他們內在很容易做出固定形式的歸因,也就是當他現在正面臨顛簸、出現不順利,或者他在努力的過程當中,沒有在他人的眼眸裡頭看到肯定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通通都是沒有用的。

自我預言的失敗

簡單來說,他們的內在早就預設了失敗,也就是即使他們做了再多的努力,一旦遇到了一些顛簸、不順遂,最後他們所得出來的結果還是「沒用」,他們認為自己就是那一個不成材的人、就是恨鐵不成鋼的狀態。

當習慣以這樣的標籤往自己身上貼,看待世界的角度就會受影響,可能習慣性地放大「災難」,並且自己嚇自己而舉步維艱,因而更容易驗證失敗。有些人會說這是一種「顯化」,也就是你內心擔心的,通通都來到你生活中。其實這也跟個人關注有關,當你一直有這層擔心,你的注意力就往那裡走。

Robin告訴我,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像極了童話故事《3隻小豬》裡的二哥。還記得二哥是什麼樣的角色嗎?3隻小豬裡的二哥雖然不比小弟那麼聰明,但再怎麼樣比起大哥,做事情也勤勤懇懇,牠還努力地堆起了木屋,雖然最後木屋還是被大野狼推倒了。

Robin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這樣,他也勤勤懇懇地做事,可是為什麼最終結果總不如人意?他經常質疑,自己是不是永遠比不上故事中已經鍛鍊成鋼的第3隻小豬,可以一磚一瓦地堆砌出一個成功的結果?

在Robin的經驗裡,每當主管交辦一件事給他,他總是下意識地想:「我可以做好這件事嗎?我要小心不要搞砸!」在所謂的「顯化」過程,其實就是他個人心智的洪流裡,已經有自我懷疑跟自我否定存在。

前陣子,當他必須要聯繫客戶時,客戶因為太忙沒時間好好講,加上Robin 有點緊張而辭不達意,讓客戶對他很不耐煩,這就種下Robin第一個災難感;後來職務上需要詢問之前經手處理的同事,但同事請婚假,接連好幾天都很難及時回覆訊息,又種下Robin第二個災難感;當他備感心煩的時候,偏偏主管又來詢問進度,看他進度緩慢,主管皺了眉頭,彷彿在說Robin辦事不力,Robin幾乎要被強烈的挫敗淹沒,出現第3個災難感。

Robin瞬間炸裂,覺得自己根本是一事無成的廢才,並且也相信主管正是這麼看待他,接著直接請了3天假,讓原本已經有點急的主管,更覺得Robin此舉根本就不顧專案進度,一狀告到大主管那兒,這下子Robin在公司徹底黑了。

Robin確實顯化了內心認為會搞砸的假設,但他沒意識到這一層一層在心中堆疊的挫折,讓他只專注在災難感受,以及實現「我就說吧!一定會這樣」的預言。他已經沒有餘裕思考,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士這時會怎麼處理,反而只專注地困在自己創造的地獄中。於是,悲觀真的帶來悲劇,也更加鞏固Robin的自我設定。

其實,退後一步思考,客戶沒空與同事不能及時回覆的狀態本來就常見,不必太過悲觀。可是對Robin來說,這個複雜的心路歷程在於,他為了避免發生災難,想找到任何預防的可能,但可惜在災難感受來臨時,他卻容易發生認知癱瘓,失去解決問題或尋求資源協助的能力。

他會被過往「我就是讓人恨鐵不成鋼的廢才」的思維綁架,陷入懊惱與自責中。在鑽牛角尖的狀態擴大下,他只能無力地遵從這項設定。

接納失望的發生

我們不妨回頭想一件事情,人生一定要「成為鋼」才叫做人生嗎?會不會「成為鋼」是你以為人生唯一的真理、唯一成功的途徑,所以你會花一輩子的時間專注去成為鋼,結果你可能永遠看不到,其實你這一塊鐵本身就是一個夠好的存在?

當我們持續帶著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會讓自己顯得愈來愈渺小,能力愈來愈薄弱,思想愈來愈悲觀。當你持續環繞在相同的悲觀、相同的絕望、相同的人際情境時,就須要意識到你舊有的視框已經限縮你的人生。每一次啟動的鑽牛角尖,只會將自己帶向死胡同,而讓事情愈往失控的方向發展。

我還記得一個有關蛋長毛,關於4顆蛋的對話。

第1顆蛋對第2顆蛋說:「我跟你說,第4顆蛋,它長毛耶。」
第2顆蛋立刻去跟第3顆蛋說:「天哪!你知道第4顆蛋嗎?它怎麼會長毛!!!」
第3顆蛋有點怯懦地轉頭對第4顆蛋說:「誒誒,你為什麼長毛啊?」
第4顆蛋翻了個白眼說:「什麼毛,我奇異果啦!」

請問,蛋比較好,還是奇異果比較好?在人類的視角裡,如果你不過敏,基本上這兩樣都是很棒的存在。但在蛋的世界裡,奇異果就是奇怪的存在,卻從沒思考過本質是完全不同的物品,不過是外型某種相似罷了。那麼,每一個長著兩隻眼睛一個鼻子的人類,都該是一樣的本質、一樣的模型、一樣的標準嗎?

【療癒時刻】

停止鑽牛角尖是我在上課或諮商中經常教學的一環。通常被啟動的鑽牛角尖,是思維被負面情緒綁架的現象。所以當你感覺你做錯事因而自責,當你感覺事情不如預期因而失望,等等這些鑽牛角尖前最容易出現的狀態時,不是順著思維往牛角尖鑽,而是要好好安撫情緒。

每當你被鑽牛角尖困擾時,可以透過「專注感受」來暫停腦中的叨叨絮絮。在環境中找到一個物件,細緻地描述它的外觀,給出3個形容詞,用心且專注地以視覺欣賞。也可以透過嗅聞精油,感受精油當中不同層次的香氣,給出3個形容詞,用心且專注地在鼻息感官。

在此過程你會發現,鑽牛角尖時,腦海中的思緒並不是在當下,而是陷入腦內風暴,因而有時會脫離時空。專注感受則是回到當下,感受環境、感受身體也感受自己,幫助你透過有意識的轉換忽略原本盤據腦中的東西。而你欣賞的東西、嗅聞的香氣,也會在你的用心體會裡,傳遞出正向情緒。

(本文摘自/你這麼好,為什麼沒自信?:承接內在脆弱,3階段重建穩固的自我,擺脫他人眼光,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天下雜誌)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60歲女上班就咳嗽、胸悶!一照肺部「全是白色滿天星」 醫立即勸:換工作

姊妹淘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手機頸上身!20歲女大生頸椎退化如中老年人

TVBS
04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