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外交親以色列 專家:恐難回應人權關切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7日專電)隨著法國、英國與加拿大等國揚言將承認巴勒斯坦國,捷克則表態,在當前情勢下承認巴勒斯坦國毫無價值。專家指出,捷克長期被視為親以色列,在部分議題上不同於歐洲主流立場,若不對以色列的某些行動表達反對會成問題。
近期加薩地帶的人道危機,讓以色列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法國、英國與加拿大等國已表明,準備在特定條件下承認巴勒斯坦國。
捷克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表示,捷克持續支持中東的「兩國方案」,但在當前情勢下,認為承認巴勒斯坦無助解決問題。他強調,承認行為必須在雙方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並達成共識後,才能進行。
根據捷克外交部網站,捷克向來支持中東和平進程,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個獨立國家的成立。利帕夫斯基多次強調,捷克正積極與以色列方面合作,處理加薩的人道局勢,並提供數千萬克朗的人道援助。
據捷克新聞通訊社(ČTK)報導,捷克國際關係研究專家丹尼爾(Jan Daniel)受訪時表示,捷克宣稱支持人權和國際法,但長期以來被視為親以色列立場,其他國家或許無法理解,但已逐漸預期並接受此情況。
丹尼爾認為,比起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辯論,更大的問題在於捷克在其他議題上,不同於部分歐洲國家主流立場,「例如對達成停火的壓力、對改善加薩走廊人道局勢的呼籲,或對約旦河西岸侵犯國際法和人權行為的反應等。」
丹尼爾表示,捷克如果不對以色列的某些行動表達反對,會成為問題,因這些行動可能直接違背「兩國方案」的核心,例如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領土上建設和擴展定居點,或宣稱對巴勒斯坦領土擁有主權。
丹尼爾指出,捷克的立場有些矛盾,因為捷克與巴勒斯坦管理當局有外交關係,在布拉格設有巴勒斯坦大使館,但目前仍未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
查理大學赫茲爾以色列研究中心(Herzl Center of Israel Studies)主任卡爾霍索娃(Irena Kalhousov)在接受布拉格國際廣播電台(Radio Prague International)訪問時表示,「捷克的外交界與政治菁英,可能會把此時承認巴勒斯坦視為對哈瑪斯在10月7日行動的某種認可。所以,這或許是捷克比起其他歐洲或西方國家,在是否承認巴勒斯坦這個問題上更猶豫的另一個原因。」
捷克的立場既根植於數十年一致性的外交政策,但也受歷史複雜性的影響,例如早在1988年,當時共產政權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就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卡爾霍索娃認為,即使捷克這樣的小國家,在地緣政治上不如法國、德國或英國有分量,但以色列人知道,捷克是歐盟內最親以色列、最友好的國家之一,在歐盟內發揮平衡更親巴勒斯坦國家的作用。
對於捷克政府採親以色列的外交路線,近期捷克紅十字會、無國界醫生等組織呼籲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領導的政府,譴責加薩地帶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利用外交手段促使釋放人質並實現永久停火,或支持結束對巴勒斯坦領土的封鎖。(編輯:陳承功)1140807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