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賈程年/誰來搶救王義川大兵
[NOWnews今日新聞] 民進黨立委王義川再遞補上不分區立委之前,鮮少人知道他做過什麼職務、專長什麼,只知道他是政論節目的常客,作風激進、口無遮攔,經常語出驚人,在節目上當場「起乩」、說手機比對民眾資料是自己「用膝蓋想的」。如今他在節目上嘲諷盧秀燕粉底液一小瓶2400元,什麼粉底液勘災都不會掉妝,還比出不雅手勢,再次引發黨內對性別平等的論戰。
性別議題始終是民進黨內最為禁忌,卻又最為敏感的那條神經。還記得2023年中,民進黨內多位黨工遭到情節不等的性騷事件開始一路爆發,不管是綠營幕僚、黨部主管、甚至是議員、資政等,全都深陷其中。民進黨從一開始的禁聲不語,直到後來被抨擊後才由秘書長出面道歉嚴懲。
如今,王義川又大喇喇地在節目上大開性別的玩笑,風波延燒至今仍未對外發言。民進黨性平部發聲明譴責王義川,表示「不要厭女的台派」;不料,此舉引發黨內不滿聲浪,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開砲,批評性平部亂扣帽子,他不支持這種沒有高度跟專業的切割。
為了王義川的言論,「黨發言人罵黨性平部」,這確實弔詭。顯示這起事件不單是個別節目失言,而是牽動黨內對性別價值定位的矛盾。
從王義川、卓冠廷的言論,不難看出這是民進黨的結構性問題。把女性政治人物的外貌或化妝品當成攻擊素材,或是政論節目的談資,表面看似低層次的嘲諷,實際上是一種具有結構性的性別貶抑。當公共議題論辯的場域,變成討論粉底液品牌、價格、用途,而製作單位絲毫不以為意時,所造成的後遺症有三:
一、將政治討論「驅趕」出應有的公共理性空間,讓焦點落入個人形象的消費與羞辱,說穿了就是要「打盧」;二、對於想要參政或已從政的女性來說,形成一種隱性的門檻與威懾—無論多努力,仍隨時可能被拉回「外貌檢驗」;三、政治圈內若連黨內要角(王義川是立委身分)都可對女性公然物化,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歧視便容易被正當化及複製,更可見平常這些人私下談論的內容就是如此。
再者,對於長久以來訴求性別平等的民進黨而言,不啻是一大諷刺。#Me Too事件已經重創民進黨對於性別平等的假象,還沒從中爬起,王義川這席說法恐會再挑起黨內對於女性不同觀點的論戰。
民進黨一方面在組織上設置性別平等事務部,並對外宣稱把性別平等視為政黨品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黨內政治人物每每出現在公開節目中以性別化語彙攻擊女性政治人物,並被社群挖出諸如昂貴配件的「反諷」材料,暴露了公開價值與內部文化的落差。
這次性平部迅速回應,大概因為之前幾次性騷事件發生後性平部無作為,或者自己就是加害者的緣故而遭到撻伐,這次快速的發聲明希望事件平息;沒想到反而遭到黨內攻擊,最新的消息是大批綠營支持者出征性平部,要求「馬上公開向王義川道歉」、「我們不要這樣的性平部」、「誰發文的叫他下台」。性平部萬萬沒想到自己成了被攻擊的對象。
民進黨曾在公開平台強調「從日常做起、互相尊重」,但從卓冠廷力挺王義川、支持者大罵性平部可以看出,民進黨內對於性別議題仍舊封閉而守舊,性別平等對於民進黨僅止口號與象徵符號,而缺乏對黨員,尤其是黨內有發言權人士的行為準則與落實機制,也難怪「性平部」的發聲會被黨內罵到臭頭,畢竟「性平部」只是一種政治「遮羞部」。
當年卓冠廷跟李正皓支持王義川,組織「搶救王義川大兵」活動,要把他拱上立委;如今這位大兵已是立委,作風依舊我行我素,發言像「天兵」,如今出包,就看民進黨要不要搶救這位大兵了!
●作者:賈程年/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