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星粉』的手機穩定器? Insta360 Flow 2 Pro 對決 DJI OSMO Mobile 7P | 2025 手機穩定器推薦
兩大旗艦穩定器正面交鋒
為了徹底了解哪一款才是目前市場上的最強者,我決定將這兩款穩定器拿來進行全方位的實測。特別的是,相較於YouTube上多數評測以iPhone用戶的角度出發,這次我的評測將會更側重於Android用戶的使用體驗。身為三星的使用者,我將會仔細檢視這兩款穩定器在Android手機上的使用狀況,例如是否能順利使用三星內建的相機App進行自動追蹤,以及哪一款穩定器更符合三星用戶的操作習慣。我將會毫無保留地揭露這兩款穩定器的優點與缺點,希望能幫助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更清楚哪一款穩定器更適合自己。
Android系統的適配性與追蹤功能的進化
首先要比較的,就是這兩款穩定器對於Android手機內建相機App或是第三方相機App的適配性。畢竟,這次它們都主打能夠擺脫原廠App的限制。過去,穩定器通常需要搭配廠商自家的App才能使用追蹤功能,這在使用上或多或少會有些不便。但這次這兩款穩定器都宣稱可以突破這個限制,其原理是透過額外的一個追蹤模組來實現對拍攝主體的追蹤。實際操作上,只要在鏡頭前比出一個「五」的手勢,當追蹤模組亮起綠燈後,它就會自動開始追蹤。這表示即使在使用手機內建的相機或第三方的App時,也能夠使用這個追蹤功能,確實方便許多,不再需要強制使用廠商的App進行拍攝。更有趣的是,即使手機處於關機狀態或是沒有開啟相機App,比出這個「五」的手勢,它仍然會進行追蹤,這點確實蠻實用的。無論是使用手機內建相機拍照,還是在進行視訊會議時,都可以使用到這個自動追蹤功能。想像一下,身為老闆在開視訊會議時,可以一邊走動泡咖啡,鏡頭還會自動跟著你移動,確實相當方便。
三星用戶的痛點:手勢衝突
然而,對於資深的三星用戶來說,這時候可能會發現這兩款穩定器都犯了一個非常明顯的錯誤,那就是使用比「五」的手勢來啟動追蹤。這個手勢與三星手機內建的自拍手勢會產生衝突。這意味著,每次想要開始追蹤時,很可能會意外觸發拍照或錄影功能。我個人非常希望廠商之後能夠透過系統更新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比「五」啟動追蹤外,比出「YA」的手勢則可以開始拍照或錄影,這點還算方便。
追焦效果實測:靈敏度的差異
至於追焦的效果,這兩款穩定器的表現都還算不錯。但既然要進行比較,自然要找出更細微的差異。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使用後,我發現 Insta360 Flow 2 Pro的追焦速度明顯更加靈敏。相較之下,DJI OSMO Mobile 7P的追蹤模組在追焦速度上會稍慢一些。Flow 2 Pro的追焦能夠非常緊密地跟隨拍攝主體。
轉軸旋轉角度的決定性差異
此外,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差異,那就是轉軸的旋轉角度。Insta360 Flow 2 Pro可以實現360度的旋轉,而DJI OSMO Mobile 7P大約只有270度左右。雖然說需要用到360度旋轉的場景並不多,但在自由俯仰模式下,這個差異就非常明顯。擁有360度的旋轉角度,在拍攝無角度限制的推進或拉升視角時會順手許多。這一點對於DJI來說就比較可惜。
DJI追蹤模組的獨特優勢與令人費解的限制
然而,DJI的追蹤模組也有其獨特的優勢,那就是它可以作為 DJI Mic mini的接收器。只要準備一條Type-C的線材連接到手機上,就可以直接使用Mic mini進行收音,無需額外的接收器。但令人不解的是,它支援Mic mini,卻不支援Mic 2。這個限制確實讓人感到困惑。此外,使用這個Mic接收器需要額外連接一條線材到手機上,我覺得這條線材有時候在使用時會有點卡卡的。而且在收折穩定器時,也會感覺線一直被折到,並不是那麼方便。
DJI追蹤模組設計的無奈與Flow 2 Pro的便利性
DJI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它的追蹤模組是安裝在手機夾上的。這代表著,使用者必須使用DJI的手機夾才能使用追蹤模組,並獲得追蹤效果。當取下手機時,這個追蹤模組會跟著手機一起被拔走,使得手機背面多了一塊突起,非常不方便放入口袋。雖然DJI也有推出MagSafe磁吸配件,但如果要使用追蹤模組來接收DJI Mic mini的音訊,或者在第三方相機App中使用追蹤功能,就只能使用這個不太方便的手機夾。相較之下,Insta360 Flow 2 Pro的AI追蹤器是直接整合在轉軸上的。因此,即使拆下手機,追蹤器仍然會留在穩定器上,方便許多。在追蹤器的安裝方式上,兩者也略有不同。Flow 2 Pro採用卡榫設計,位於左右兩側,只需拇指和食指按壓即可安裝或取下。而DJI的追蹤模組卡榫則在背面,我覺得操作起來並不是那麼順手。如果同時要使用Mic mini進行收音,還需要額外連接線材,使用起來就更顯得不夠俐落。
三星用戶的最佳搭配建議
我個人認為,三星用戶使用穩定器的最佳方式是搭配一個有MagSafe功能的手機殼,再搭配Insta360的MagSafe磁吸配件來使用穩定器。這樣可以輕鬆地將手機磁吸到穩定器上,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取下手機後,幾乎與一般手機無異,可以輕鬆放入口袋。更棒的是,這個MagSafe磁吸配件還可以當作手機支架使用,功能性非常強大。我非常推薦大家購入這個配件。
更強大的追焦體驗與App功能的差異
回到追焦的部分,如果想要體驗兩家最強的追焦功能,目前來看還是建議使用它們各自的App進行操作。此外,我個人認為 Flow 2 Pro的App在設計上比DJI的App更出色。主要原因在於Flow 2 Pro有三個DJI沒有的功能。第一個是 Flow 2 Pro可以選擇對焦的位置。相較於DJI App只能鎖定在畫面正中央,Flow 2 Pro可以透過九宮格選擇想要對焦的物體位置,這在構圖上提供了更大的彈性。第二個功能是 Insta360 App內建提詞機功能。使用者可以將講稿輸入到App中,拍攝時就可以看著稿子念,非常適合需要對稿拍攝的場景。第三個功能是 Insta360支援多人追蹤。當需要拍攝多個人物時,App會將所有框選到的人物都包含在畫面中,這在多人拍攝的場景下非常實用,也是目前市場上比較少見的功能。
App使用細節與待優化之處
不過,以我這幾天的使用體驗來說,雖然兩邊的App都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但仍然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Flow 2 Pro在變焦時,從一倍切換到超廣角鏡頭時,畫面是瞬間跳轉,沒有平滑的變焦過渡效果,這點比較可惜。但更令人意外的是,DJI的App竟然無法使用超廣角鏡頭進行拍攝。我不知道是設定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在DJI Mimo App中完全找不到超廣角的拍攝選項,這確實是一個相當致命的缺點。
腳架設計的巧思與穩定性的考量
再來談談一些使用細節上的差異。Flow 2 Pro和DJI OSMO Mobile 7P都配備了腳架設計。DJI的優點是可以一次將所有腳架都拉開,無需逐一操作,非常快速。但缺點是它的腳架比較不穩,可能是因為長度較短且材質為塑膠。相較之下,Flow 2 Pro的腳架表現就好得多。當延伸桿完全拉開時,Flow 2 Pro的腳架穩定性明顯更好,重心不易晃動。這可能歸功於其較長的腳架以及金屬材質的選用,整體做工和穩定度都更強。但Flow 2 Pro的缺點是,需要一根一根地拉開腳架,使用上稍微麻煩一些,但效果確實更好。
做工品質與設計風格的差異
接著是做工品質的部分,我個人認為 Insta360 Flow 2 Pro在這方面完全勝出。它的整體設計風格簡約,許多地方都設有提示燈,操作起來非常直覺方便。我最喜歡的是它背面的自拍鏡設計,這個設計非常巧妙,讓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後鏡頭進行拍攝,同時又能透過自拍鏡確認畫面構圖,非常實用。反觀DJI OSMO Mobile 7P,整體設計感覺比較偏向硬朗的工業風格,握起來像戰鬥機的握把。但在做工方面,它的塑膠感較重,部分地方甚至出現了公差,摸起來不夠平順,有時還會刮手。
價格與購買建議
最後來談談價格和購買建議。Insta360 Flow 2 Pro的起價為新台幣4990元,而DJI OSMO Mobile 7P的起價則為新台幣4090元。兩者之間有900元的價差。但以我的使用體驗來看,無論是在操作的便利性、設計質感、追焦速度、追焦角度、App的豐富度、AI追蹤模組以及做工質感等方面,都是Insta360 Flow 2 Pro更勝一籌。深入體驗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差距其實蠻大的。DJI的產品這次表現確實不如預期。如果要說Flow 2 Pro唯一輸的兩個部分,那就是DJI支援無線麥克風Mic mini的連接,以及其價格稍微便宜一些。就這兩點而言,除非是絕對需要使用Mic mini的連接功能,否則真的沒有太多理由選擇DJI的穩定器。
總結來說,以我這個三星用戶的角度來看,我個人更偏愛Insta360 Flow 2 Pro。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我也很想知道大家覺得哪一款穩定器更適合自己,以及原因是什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