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菲林巨頭柯達Kodak無力償還39億債務 擬停付退休金救亡 創立133年恐成歷史
擁有133年歷史的菲林巨頭柯達(Eastman Kodak,KODK)近日公佈本年度第二季財報時,對投資人發出警告,指承受債務壓力與現金流困難影響,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可能無法再撐太久。受消息拖累,柯達股價周二(12日)一度急跌27.14%至4.94美元,最終跌近20%,收報5.43美元。
財報顯示,柯達第二季業績盈轉虧,淨虧損達2,600萬美元,去年同期則賺2,600萬美元。柯達稱,目前缺乏「承諾中的融資管道或可用流動資金」,來支付約5億美元(約39.25億港元))即將到期的債務,坦言「這些狀況對公司持續經營的能力產生重大疑慮。」
據《CNN》報道,柯達計劃透過停止支付退休養老金計劃,以籌措還債資金,並寄望於年底完成公司的退休金撥回,預計可獲得3億美元現金。另外,由於其大部份產品,包括相機、墨水和底片皆在美國生產,因此預期關稅不會對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柯達行政總裁Jim Continenza在財報發佈會上表示,儘管面臨不確定的商業環境,柯達在第二季仍持續按長期計劃推進。柯達發言人其後亦表示,公司有信心在到期前償還大部份定期貸款,以及修改、延長或再融資剩餘債務或優先股義務。
柯達的起源可追溯至1879年,創辦人伊士曼(George Eastman)獲得其首項感光板塗層機專利,並於1888年正式推出首款相機,以「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的口號打響知名度,並在1892年將原公司更名為「伊士曼柯達公司」,也就是現在俗稱的柯達,成功稱霸20世紀的相機與菲林市場。
該公司在1975年推出第一部數位相機,但未積極採用這項技術,因為擔心它會影響其菲林業務。然而在數碼浪潮衝擊下,柯達於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當時債權人達10萬名,債務總額達67.5億美元。
至2020年,柯達獲美國政府青睞,轉型成為藥品原料製造商,一度讓股價飆升,並觸發20次熔斷機制。儘管近年持續虧損,柯達仍計劃擴大藥品原料相關業務,並繼續生產底片和化學品,同時授權品牌給各類消費產品。